清袁耀《山雨欲來圖》為四景山水之一,所描繪的是盛夏季節山雨欲來時的山中田園景色本幅自題“山雨欲來風滿樓,袁耀拟意。”
钤“袁耀之印”、“昭道氏”印2方。絹本,設色,縱194.7 cm,橫116.8cm
圖中描繪一兀立的奇峰,峰上崖邊生長着許多大樹,從主峰右側平川中,一河流蜿蜒而來,在一奇石後化為瀑布直瀉谷底。樓閣上桌凳榻屏,倚欄人物,庭院中大樹蔥郁,濃蔭遮蔽。
畫中描繪的所有景物,都被畫家統一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主題之中,濃雲密布,似迅猛湧來,整個畫面都被籠罩在強烈的風雨即作的緊張氣氛中。畫作立意高遠,繪畫手法嚴謹,風格細膩,當為袁耀真迹無疑。
此幅取唐代人詩許渾《鹹陽城東樓》詩意,原詩為“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閣陳,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畫面描繪暴雨來臨前烏雲狂風之下的建築。黑沉沉的濃雲正滾滾而來,弓曲的樹木、低伏的莊稼、飄搖的小舟、逆風而行的農夫以及狀貌扭曲、高聳危人的山岩都為畫面增添了戲劇性的緊張情節和内在張力。風本無形,但畫家創造性地用富于動感的筆調将閑雅剔透的靜态樓閣穿插在充滿動感的山水中,構成畫面的諸多元素對比呼應而又諧調沖和,在動靜之間達到平衡。
袁耀(生卒年不詳,約活動于18世紀初期),字昭道,袁江之子,生平資料很少,《畫人補遺》一書中稱其“山水樓閣尚能守家法”。擅界畫,風格與其父極為近似。有《觀瀑圖》、《秋江樓觀圖》、《阿房宮圖》、《骊山避暑十二景圖》等作品存世。
袁耀繪畫作品欣賞
【名稱】清 袁耀 巫峽秋濤圖
【年代】清代
【簡介】絹本墨筆,縱173.5厘米,橫97.5厘米,首都博物館藏。
此圖以細膩的筆法,描繪了巫峽秋景山水壯觀景色。圖中樓閣以界畫為之,工整秀麗。山石用小斧劈皴,畫法精工。水墨滋潤,濃淡乾濕極富變化。構圖繁複,景觀開闊。右上自識“巫峽秋濤。時乙醜小春邗上袁耀畫”。钤“袁耀”白文方印,“昭道”朱文方印。另钤鑒藏印兩方。
【名稱】清 袁耀 蓬萊仙境圖
【年代】清代
【簡介】絹本設色,縱266.2厘米,橫163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袁耀一幅優秀的山水界畫作品。畫家以寬闊的胸懷和超越的想象力,描繪出山川湖海吞吐日月的宏偉場面和壯麗景象。章法曲折有緻,氣勢翻江倒海,令觀者驚心動魄。畫面上遠近山巒,兀立隐現,在雲煙幻滅之中宛如仙境。
【名稱】清 袁耀 九成宮圖十二屏
【年代】清代
【簡介】《九成宮圖》軸,清,袁耀繪,絹本,設色,223×720cm×12。1763年作。
钤印:袁耀之印、昭道氏。款識:拟九成宮意。時癸未春,上袁耀。
【名稱】清 袁耀 九成宮圖
【年代】清代
【簡介】《九成宮圖》軸,清,袁耀繪,絹本,設色,縱189.7cm,橫230.7cm。故宮博物院。
本幅自題:“九成宮,甲午清冬邗上袁耀畫。”钤“袁耀之印”、“昭道氏”印2方。 此幅以對角構圖為主,建築在畫面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作者有意将建築物安排在觀者的視覺中心,使其在山重水複的背景中頗為醒目。著名詩人杜甫曾有詠《九成宮》詩,袁耀即根據詩意想象而畫成此圖。袁氏父子所畫的曆代宮阙雖然各有典故,但樣式大多雷同,富有裝飾趣味而無明顯的時代特征,畫中人物的服飾也是如此,雖為古裝卻非唐非宋。
[清] 袁耀 揚州四景(之一) 冊頁 57×66.1cm 絹本設色 1778年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春台明月
[清] 袁耀 揚州四景(之二) 冊頁 57×66.1cm 絹本設色 1778年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平流湧瀑。
[清] 袁耀 揚州四景(之三) 冊頁 57×66.1cm 絹本設色 1778年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萬松疊翠
[清] 袁耀 揚州四景(之四) 冊頁 57×66.1cm 絹本設色 1778年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平崗豔雪。戊戌仲夏,邗上袁耀畫。
山水圖(之 一)-袁耀
山水圖(之二)-袁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