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社交電商的發展與現狀,它的存在既為部分人解決了就業問題,又為用戶帶來了實惠與便利;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種弊病。要想走得更遠, 社交電商就得平衡好上述問題。
上篇關于私域流量的文章發表之後,有社群運營及電商運營的朋友找我交流,其中有個話題是——私域流量如何應用在電商領域?
這個話題題不禁讓我聯想到社交電商。
近幾年社交電商這個詞就很火爆,據中商産業研究院《2018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達11397.78億,增長速度高達66.7%。除了阿裡試水淘小鋪,近年來,各家都在布局社交電商,京東試水拼購、唯品會推雲品倉、蘇甯上線蘇甯拼購、小米上線小米有品有魚等等,社交風席卷電商圈。
社交電商産品在投融資方面:
- 拼多多3年成長為千億交易額,300億美元市值
- 雲集坐擁740萬會員成功赴美上市
- 貝店對外宣布已于今年初完成8.6億元融資
- 未來集市對外宣布今年拿下360金融的數億元B 輪融資
- 還有環球捕手、達令家等快速成長的品牌,社交電商的發展速度銳不可當。
那麼這篇文章就來講講我對社交電商的理解及對未來3年社交電商的趨勢觀點。
社交電商是什麼?
Stephan Spencer的《社交電商》一書中将社交電商定義為利用社交媒體營銷實物商品、電子商務和服務、本地服務和店面。我理解的社交電商本質應該還是在賣貨跟賣服務,隻是賣貨跟服務的工具及售賣的對象發生了變化。社交電商應以用戶經營為核心,利用多元生活場景進行營銷,追求與用戶的持續産生互動和轉化。
簡而言之,社交電商就是利用社交工具,通過個人将産品與顧客鍊接到一起産生交易。
社交電商産品現狀
現階段社交電商主要有6種模式:
- 以雲集、環球捕手、貝店、未來集市等為代表的S2B2C類平台分銷模式;
- 以拼多多、淘寶特價版、京東拼購、洋碼頭“砍價團”、蘇甯易購拼團等為代表的平台“拼團”模式;
- 以小紅書、美麗說蘑菇街等為代表的“平台 達人分享“模式;
- 以什麼值得買、章魚哥為代表的内容導購類平台;
- 以有贊微盟等為代表的服務商類工具模式;
- 另外就是傳統微商代理模式。
1. 受資本青睐
我們先來看看資本方面對社交電商的态度,以下是2018~2019社交電商大筆投融資及上市的情況:
以上僅是冰山一角,但不難看出從資本的角度,社交電商備受青睐。除了這些知名的有大廠、大資本背書的,還有很多不知名的社交電商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也都拿到了融資。
2. 社交電商平台運營現狀
那麼這些做社交電商的各大平台,目前都是如何經營及生存的呢?這裡僅以我關注到的一些産品跟各位分享:
近期總會收到好友的群發消息,比如說他們自己開店了,有兼職賺錢的副業推薦,或者說是各平台優惠或專業拼團群,“财迷”的我,被拉進了京東優惠群、拼多多砍價群、店主群等等。
其中有些團隊在群運營方面、運營管理及激勵方面還是有一套成熟的體系、活動運營、地推及SEO這些運營常用的方式,也是他們獲取流量來源的手段。
我列了3個在朋友圈内做的比較多的産品,來跟各位分享。
為什麼不說拼多多、雲集、貝店,因為這些相對來說已經偏向成熟;把未來集市列在裡面是因為這個産品目前備受争議,創始人吳召國在2013年開拓了微商這個行業,業内被譽為“微商之父”,現如今卻另起爐竈做社交電商,有個潛在的信号就是微商正在謀求轉型,經曆了5年多的發展,微商的紅利期早已不在,然而這次是否能轉型成功,目前還要畫一個問号,待半年後再看。
(1)會員式入場
以上3種的社交電商産品起初邏輯都是購買産品包升級為店主/VIP導購,然後推廣平台産品,賺取傭金,有2種方式:一種是推薦新店主抽傭,另外一種是銷售産品抽傭。
以每日一淘為例來看社交電商的會員級别與權益的規則。
以上的門檻規則在各家都是大同小異,禮包的費用各家也是大同小異,趨于類似。
(2)流量方帶團進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微商帶團隊進場社交電商,以最快的速度晉升到高端玩家。此外一些自帶流量的人也紛紛入場,利用微信内的流量窪地跟以往的流量重新積累流量池,開始做生意。比起傳統微商模式,社交電商不用自身囤貨,也無需所謂的投資,靠帶動身邊的人一起消費來賺取銷售傭金。頗有“人人都是銷售”的感覺,個體成了平台的合夥人,幫助平台銷售産品獲得傭金,這也是為什麼流量方帶團入場的原因之一。
目前社交電商的運營現狀,參差不齊且各家動機不一,對于入局者而言,把控好産品本身質量及服務;對于觀望者而言,分析平台規則風險,選擇在平台補貼期入場;對于抵制者而言,該幹嘛幹嘛,搬闆凳吃瓜。
3. 社交電商面臨的挑戰
目前每個社交電商産品均會面對一個問題:是不是傳銷。從3款産品的宣傳來看,有個共同點是“自購省錢,分享賺錢”,無論背後是有多大的資本,都擺脫不了“拉人頭”傳銷的挑戰,從雲集涉嫌傳銷被罰,到花生日記被罰了史上最多的罰款,社交電商跟傳銷似乎就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那麼到底社交電商到底跟傳銷有沒有關系呢?
這是關于兩個概念的混淆,直銷和傳銷二者有本質上的區别。傳銷是非法的,以詐騙錢财為目的;直銷則是以産品和服務為導向。
直銷和傳銷的界限,一看有沒有入門費,直銷企業嚴禁收取入門費;二看有沒有完善的退換貨機制。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直銷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退換貨保障制度,消費者、直銷員自購直銷産品之日起30日内,産品未開封的,可以辦理換貨或退貨。
三看獎金計算方式,是按人頭計算,還是按産品銷量計算。直銷企業支付給直銷員的報酬是按銷售産品的收入計算,包括傭金、獎金報酬總額不超過産品銷售收入的30%。四看發展層級,在3級以内是國家允許的模式,超過3級則是傳銷的模式。
“拉人頭” 一直是社交電商會陷入的風波,不得不說那些被罰的平台的确是觸犯了紅線,因此希望後來者引以為鑒,控制好晉級的邏輯,避免陷入傳銷風波。
另外,給有意向做社交電商的個人流量提個醒,選擇平台的時候注意看平台背景,所處階段,以及晉級規則,别成了最後一波被割的韭菜。
社交電商的未來3年趨勢
縱觀國内目前是一種繁榮的景象,從Facebook上面搜索social commerce 找到一張趨勢圖。可以看到,目前情況下,在未來3年内個人觀點社交電商的趨勢還是利好的,遵循市場規則的前提,以這種模式、産品的品質及購買商品的後續服務在各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歸根到底,顧客能不能留住,要靠産品跟服務,顧客願不願意成為店主,也是靠産品,每一環都離不開産品。供應鍊的把控及後續服務給社交電商的賦能是2019年以後社交電商平台要重點關注的。
1.社交電商在2020年或進行洗牌,社交電商的供應鍊與傳統電商渠道類似,産品豐富,趨于品牌化,價格相對而言比較透明,後期價格差不會太大,平台補貼圈地之後,貨品的價格會趨于穩定,然而貨品好壞以及後續的服務支撐将是市場洗牌的重點,那些貨品質量無法保證的平台将會被洗牌出局。
2.去“微商化”,回歸到電商人、貨、場的本質。用社交的方式去“盤用戶”,最終還是會回歸到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三大“流”,如何展示商品信息、如何流轉資金、貨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怎麼去。社交電商興起,微商必定受到打擊,縱使目前很多微商團隊轉型做社交電商,但随着社交電商的發展去微商化會越來越明顯,微商們也必須跟得上時代發展,轉變思維。
3.懂服務用戶者勝,得人心者得社交電商的天下,如果一心隻為賺錢發展“團隊”,很容易将社交電商做得跑偏,最終惹一身麻煩衆叛親離。然而真正的服務客戶,以服務周邊的人為初心,随着日積月累,那麼收獲的不僅僅是朋友的信任。系統的售前、售中以及售後的服務,讓消費用戶能體驗到跟傳統電商不一樣的溫度,是社交電商勝出一籌的根本。
4.政策管控嚴格,專業化團隊運作。入場的越來越多,政策管控上也會更加的嚴格,專業化團隊運營以及資本方的加持方能拿到最後的入場券,小作坊的團隊注定會被并購或者随着業務的發展由于團隊的不專業導緻挂掉。
總結
個人對社交電商的觀點,現階段看好不看衰,客觀地說,這是一門生意,用哲學思想來看,存在即合理。
- 首先,它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讓一些人有事兒可做。
- 其次,它充分的将流量(用戶)本身的價值,回歸于流量本身,把用戶給平台産生的價值回歸給到流量(用戶)。
- 最後,它讓一些三四五線城市的人真正體驗到線上購物的實惠以及快感。
但是,政策的風險将會是社交電商生死存亡的一條紅線,一旦越線,不管做得多大,最終也逃離不了挂掉的命運。
除此之外是信任紅線,社交電商依托于人際關系的信任背書交易,如果以追求壯大“團隊”為目标,不顧産品及服務,消耗自己的人脈資源,那麼最終将失去朋友。
最後是産品跟服務的挑戰,假貨,劣質産品,無售後等問題将充斥整個鍊條中,直接關系着社交電商産品能走多遠。
最後,社交電商能走多遠,要看在信任關系交易下的産品本身能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與付出是否相匹配。
圖片來源于網絡及pixabay,侵删。
作者:王妍霏,“簡法運營”發起人,8年互聯網資深運營,一個有态度的碼字女漢子,歡迎交流WX56186183(備注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感謝)
本文由 @王妍霏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