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曰成語。成語是漢字最精煉的集結,古樸而優雅,每一個成語都是一次智慧的升華。成語包羅萬象,上關天文,下涉地理,中通人事,無所不及。當然也少不了動物的身影,那些形形色色的鳥獸蟲魚,出沒于大千世界裡,或生或死,或悲或喜,一語定格,即成永恒。
牝雞司晨
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尚書·牧誓》
殷商末年,纣王寵信美人妲己,荒淫暴虐,天下共憤。周武王親率戎車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出關東征,與諸侯大會孟津,結為聯軍,陳兵牧野,誓師讨伐。而武王數落纣王的第一條罪狀就是“維婦人言是用”,并引用了一句古語為之作注——“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即母雞不報曉,母雞報曉,家破人亡。如今妲己幹政,便如母雞報曉一般,纣王的末日不遠了。
牧野誓師
這本質上仍是傳統的“紅顔禍水”論,對于女性的歧視顯而易見。縱觀幾千年來男權統治的時代,那些被視為禍水的紅顔們,大多命比紙薄,淪為政治的犧牲品,真正成功逆轉公然稱帝的,就隻有武則天一個。“牝雞司晨”的概率之低,由此可見一斑。
但概率低并非說沒有,母雞報曉這種現象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生物學上叫作“性反轉”。許多動物在胚胎時期都會形成雌雄兩種生殖腺,如果胚胎發育為雌性,則它的雌性生殖腺優先發育并分泌雌激素,促使雌性特征發生,同時抑制雄性生殖腺的發育,使之保持在原基狀态,反之亦然。
如果雌雞左側卵巢發生病變受到損壞,不能再産生足夠的激素,則右側未分化的原基不再受到激素的抑制,發育成睾丸,從而變成能生育的雄雞,這就是所謂的“牝雞司晨”。
鹦鹉學舌
僧問:“何故不許誦經,喚作客語?”師曰:“如鹦鹉隻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
佛教經典浩繁,有三藏十二部之說,但傳到中國後,卻偏偏别生出一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來。創派祖師惠能便是一位不識字者,宋代更有一幅名畫,就叫《六祖撕經圖》,鮮明地表達了禅宗對文字的态度。所以當被問及為何不許誦經時,越州大珠慧海禅師回答:“如鹦鹉隻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經,是學語人,是以不許。”如果念經變成鹦鹉學舌,那還是不念的好。正所謂得魚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是也,又何必拘泥于文字呢?
鹦鹉是鳥類中的語言大師,但在禅宗看來,它學舌的本領卻并不如何高明。鹦鹉為什麼具有學舌的本領呢?這與它生就一副發達的鳴管和一條靈活的舌頭有關。
人類是用聲帶發聲,鳥類則是用鳴管發聲。鳴管位于氣管與支氣管的交界處,其分叉部位的内外兩側管壁均變薄,可随氣流振動發聲,稱為鳴膜。鳴管中央有一根鳴骨,起支撐鳴管和鳴膜的作用。沿鳴骨伸出的薄膜叫半月膜,亦能随氣流振動發聲。鳴管左右兩側附着有鳴肌,用于調節鳴管管徑和鳴膜張力。左側鳴肌受迷走神經支配,右側鳴肌受舌下神經支配,故鳥類可同時發出兩種頻率完全不同的諧波。
鹦鹉的鳴管有四至五對鳴肌,較之尋常鳥類更為發達,且其上下長度及與體軸構成的夾角均與人類十分相似。人類從聲帶到舌端的總長度約為20厘米,與體軸形成的角度呈直角。而大型鹦鹉從鳴管到舌端的總長度約為15厘米,與體軸形成的角度也近似直角,于是便與人類一樣形成了有折節的腔,從而可以發出分節性的音。這種發聲的分節化正是語言的基礎。
鹦鹉的的舌頭也非常發達,肥厚柔軟,前端細長呈月形,猶如人舌,轉動靈活。
由于這些優越的先天條件,所以鹦鹉能維妙維肖地模仿人語,發出一些簡單、準确、清晰的音節。
鼯鼠技窮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戰國·荀況《荀子·勸學》
都說蝙蝠是會飛的老鼠,但其實蝙蝠屬哺乳動物中的翼手目,與屬齧齒目的老鼠并無多大關系。真正會飛又與老鼠同宗的,是荀子在《勸學》篇中提及的梧鼠,學名鼯鼠。
鼯鼠形似蝙蝠,尾長眼大,背青腹白,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對飛膜,展開來足有三尺,好像一架小小的滑翔機。
鼯鼠性喜安靜,多獨居在山林的樹洞或岩穴中,晝伏夜出,白天躲在窩内休息,晚上才悄悄外出覓食。它行動敏捷,不管去得多遠,都一定會回到原地排便,故素有“千裡覓食一處便”之譽。
荀子說鼯鼠五技而窮,卻并未明言五技為何,倒是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曾予詳述:五技者,“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浮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小小鼯鼠,居然會飛翔,會攀爬,會遊泳,會穴藏,會奔跑,五技俱全,的确值得驕傲。可惜體力所限,它能飛卻越不過屋頂,能爬卻上不去樹梢,能遊卻渡不了深谷,能藏卻掩不住自身,能跑卻趕不及人類。空懷五技,卻各有其短,不能不說是鼯鼠的悲哀。
作繭自縛
虎尾憂危切,鴻毛性命輕。 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萦。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相傳上古之時,黃帝的元妃嫘祖發明了養蠶缫絲之法。自那以後,蠶這種嬌嫩優雅的小蟲兒,便與中國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代歐洲稱中國為“絲國”,對于來自中國的絲綢喜愛備至,視如珍寶。而絲綢之路的地理起點雖是長安,生理起點卻非蠶莫屬。有道是“人間綢與緞,皆自繭中來”,沒有蠶的無私奉獻,也就無所謂絲綢之路了。
古詩雲“春蠶到死絲方盡”,蠶的形象自帶聖光。但其實蠶吐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要做成綢緞,而是為了要結繭,以建造一座堅固的堡壘,好在裡面安安靜靜地完成發育。
蠶的發育要經曆“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過程,為完全變态發育。春蠶由卵孵化成幼蟲後,取食桑葉,每隔五六天就蛻一次皮。經過四次蛻皮後,停止取食,開始吐絲作繭,将自己裹在裡面,化為不食不動的蛹。直待變身成蛾,便可破繭而出。
作繭是蠶的一種本能,緻密的繭殼可以抵禦外部的侵害,以保護自身的安全。但如此一來,蠶也就完全封死了自己的出路,一旦遇到狠毒的寄生蜂,就真是逃無可逃了。作繭自縛,此之謂也。
文/悠然 圖/度君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010-6890012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