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在美國部分地方選舉民主黨連遭重創,以及國内民衆對拜登政府的支持率持續下挫後,國會民主黨議員終于擱置内部争執,于日前通過1.2萬億美元規模的基礎設施法案。接下來隻需美國總統拜登簽字通過就将付諸推行。
圖源 視覺中國
B3W的地緣政治色彩
就美國國内而言,這一計劃将主要着眼于改善高速公路、網絡寬帶和其他基礎設施,進而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刺激美國經濟的進一步恢複。而美國政治精英還将這一計劃賦予地緣政治色彩,認為可以此為基礎大力推動B3W(“重建更好世界”)計劃,從而在全球範圍對沖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那麼,美國政治精英的這一盤算到底有多大現實可行性?
拜登6日稱該項法案的通過,“是國家改革計劃取得的一個巨大進展”。但是,拜登政府目前隻能說“成功了一半”,因為另一項預算高達1.75萬億美元、旨在全面擴大民生安全網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法案,在美國社會及民主黨内都存在巨大分歧。實際上,拜登政府不光在國内想推動新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在全球範圍他們也有此打算。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的間歇,拜登就推動其提出的“建設更為綠色、更具合作性的全球基礎設施”倡議。他認為“重建更好世界”将提供有别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另外選項,将帶來高質量、可持續的基礎設施。
拜登上台後多次提及将基礎設施投資作為對中國競争的戰略,在今年6月舉行的G7峰會提出B3W計劃後,海外媒體就不禁聯想,這是否會成為美國版的“一帶一路”。應該說,媒體産生這一聯想的原因并不複雜。相對于的确“老舊”的美國基礎設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更差,疫情期間格外顯眼,更需要巨大的投資。2013年“一帶一路”建設從倡議提出之初,就得到廣泛的國際支持,原因在于契合了發展中國家内生性需求。因此,拜登政府将國内基建“更新換代”投資與對外基建輸出投資相結合,形成新政府的政策導向,是符合民主黨的一貫執政風格的。
内外環境皆不利
美國是否真有實力在“一帶一路”基建上與中國正面競争?筆者認為恐怕很難。
首先,美國國内的狀況并不樂觀。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美聯儲持續十多年的量化寬松政策,讓以金融和互聯網為代表的虛拟經濟蓬勃發展,實質上“反噬”了中低端的制造業——因為,企業和消費者都不傻,既然中央銀行不斷印鈔票,進口商品變得更便宜、更劃算,資本投資本國的工業制造“性價比”太差、要賠錢,最終造成美國實體經濟“空心化”,對外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其次,沒有國内制造業的支持,美國雄心勃勃的基建投資,隻能采取以對外采購為基礎的“外包”工程方式來推進,最終讓經濟刺激計劃效果大打折扣。其實,這個邏輯在曆史上已經上演過一次。上一屆民主黨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高調提出所謂的“再工業化”,希望通過聯邦政府财政刺激計劃重新振興美國的制造業。但現實是殘酷的,由于“印鈔票”能更快為政府赢得選票,在這種所謂“選票經濟學”驅動下,奧巴馬政府的“再工業化”夢想隻能無疾而終。
再次,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如果真想通過輸出基建投資影響地緣政治,外部環境也不樂觀——這是拜特朗普政府的“遺産”所賜。此前,特朗普政府持續的“逆全球化”政策,高舉貿易戰“大棒”、推行“美國優先”帶來的後遺症,讓全球都不禁懷疑美國隻是為了私利、為了遏制中國,才不遺餘力在輿論上抹黑“一帶一路”,而真實的投資卻未必能到位。
其他發達國家的情況也不樂觀,G7團隊裡的英法德“老歐洲”國家和日本,也都被特朗普貿易大棒“折磨”了好幾年。雖然拜登的B3W計劃看上去是順應全球化的,但又有哪個發達國家願意拿真金白銀為美國“埋單”呢?而且,在東歐、中東、東盟等地區,歐盟和英美的地緣政治利益也不一緻。說白了,發展中國家即便從自身利益出發,也會覺得“中國方案”更實惠——雖然美國、歐盟不好得罪,在外交上虛與委蛇是現實選擇,我們切不可過度解讀。
紮實推進“一帶一路”
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的,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基礎設施投資效率和後續政策的引導問題。客觀上應承認,西方發達國家已有數百年全球殖民的曆史,在海外投資、地緣政治博弈上,有着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通過七八年的實踐,中方已經逐漸意識到,在海外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上,要綜合配套對外宣傳、産能合作、金融服務等一系列政策舉措,讓海外投資的總體效率更高。
在筆者看來,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為了更好實現惠及沿線國家民生的目标,從大緻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為沿線國家架橋修路、便利貿易;第二階段,要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制造業産能合作;第三階段,通過人民币國際化、便利跨境結算和投資。因此,在中國海外基礎設施建設信譽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們應鼓勵更多的民營企業家積極走出去,特别是走進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相對成熟的“一帶一路”産能合作工業園區,通過跨境制造業投資夯實“一帶一路”經貿合作。
越來越多的實體經濟産能合作,必然讓人民币跨境投融資變得更有基礎。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發行了央行數字貨币,力圖通過數字金融科技,讓人民币國際化的跨境金融更有效率、離岸資金資本更安全、更能符合反洗錢等國際監管要求。因此,對中國而言,美國想對沖“一帶一路”基建投資既不現實、也不可怕,我們隻要堅持以我為主的戰略,步步為營推進“一帶一路”産能合作和金融便利,就可以打破美元霸權、促進全球化貿易投資,最終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生福祉。(作者是甬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