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秋遊西山的紅葉

秋遊西山的紅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04:50:19

喜說大同雲州“勝仙丹”的黃花

康繼業

萱草黃花,俗名金針,古代又有忘憂草、藼草、蕿草、谖草、萱草、宜男、歧女、北堂、母親花等衆多稱呼。

而今,突然在學習大同大學文學院收集彙編的古今《黃花詩詞集》時,發現還有丹棘之名。因此,彙總分析了該《詩詞集》,結果該書一共收錄了358篇萱草詩詞,其中以“萱草”(花)出現的253篇為最多,以“忘憂草”出現的50篇為次,然後即是以“谖草”出現的36篇再次,第四是以“丹棘”出現的17篇為數亦不算少,最少是以“宜男”出現的2篇。

秋遊西山的紅葉(喜說大同雲州勝仙丹)1

思慮再三,因感覺“丹棘”之名意味深長,大有“勝似仙丹”之喻,故而深入分析一二,以資黃花能量之學的發端。

一:“丹棘”之名,作為忘憂草黃花的别名被千古文人所傳頌。

一是“丹棘”之名始兩晉。在魏晉期間有北地陝西耀縣(今耀州)人傳玄,史傳為詩人、學者,在他的《歌》中有:“……西母出穴聽,王父吟安廂。黃葉離高柯,丹棘坐自零。……”的詩句,《黃花詩詞集》注曰:丹棘:忘憂草的别名。古代大理寺植棘,因以借指大理寺。

二是唐朝“丹棘”有繼承。在收錄的唐代三篇涉及“丹棘”詩作中,既有李峤的《露》:“……玉垂丹棘上,珠湛綠荷中。……”又有沈佺期的《傷王學士》:“……恨予在丹棘,不得看素旗。……” 更有大名鼎鼎的詩人李白,在《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浔陽獄)》:“……蒼鷹搏攫,丹棘崔嵬。……”中對于“丹棘”的贊美。

三是“丹棘”宋詞亦多誇。忘憂丹棘曆史傳承到宋朝時,同樣每被大家在詩詞中作為抒情遊仙、忘憂德道之物,以物喻情、以詩言志。例如,在王之道的《浣溪沙·其九代人作》有:“玉骨冰肌軟更香,一枝丹棘映青裳。”在王柏的《挽司直兄》中有:“……空存丹棘谳(谳,yan,谳事、谳案。),未告紫宸猷(猷you,謀也)。黃老辜初志,青山飏晚謀。夕陽無限好,心事竟悠悠。”在範大成的《行路難》中有:“贈君以丹棘忘憂之草,青裳合歡之花。馬瑙遊仙之夢枕,龍綜辟寒之寶紗。天河未翻月未落,夜長如年引春酌。昔人安在空城郭,今夕不飲何時樂。”

其中,在範大成《行路難》該詩詞中,《詞集》注曰:丹棘“忘憂草的别名。且引證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欲忘人之憂,則贈以丹棘”,亦釋“丹棘”:一名忘憂草,使人忘其憂也。

四是明朝詩詞論“丹棘”。“丹棘”之名,在明朝時也多在詩人筆者留痕傳情。諸如:李昌祺在他的《夢萱堂》中有:“憶昔中丹棘,期以怡親衷。……”;劉麟在他的《壽張水南學士》中有:“憶昔論文傍紫微,碧桐丹棘共菲菲。青宮進講恩常并,玉殿含香願不違。道在師儒身漸達,人歸啟沃事全稀。遙瞻壽城開天阙,卻詫文星在近畿”;孫一元在他的《題愛日樓》中有:“高樓鳳親處,日色滿檐(yan)牙。壽祝靈椿樹,十個丹棘花。……”;徐渭在他的《萱》中有:“……丹棘空長辭草鹿,白頭猶見倚門人。漸鄰惡雪屠冬候,别字黃花擾饌辛。……”;陳子龍在他的《仲春田居即事·其六》中有:“……青黏(nian)能卻老,丹棘可忘憂。日覺乾坤隘,誰言大九州。”

五是清朝丹棘仍尚存。從兩晉時期,到最近的清朝時期,上下近兩千年的時間跨度,丹棘之稱,在清朝詩人眼裡也留下了無限暇思與憧憬。在明末清初彭孫贻(yi)的《鐵梗海棠》詩詞裡有:“……便同丹棘栖朱鳳,殊勝殷紅老蜀鵑。……”,同時,在他的《昔昔鹽》仍有:“……宜男贈丹棘,多子搗紅椒。……”其中“丹棘”注曰:萱草,亦名忘居、療愁、鹿蔥、鹿劍、宜男。在明末清初毛奇齡的《奉和葉掌院夫子亭下雜花原韻》中有:“……甯題丹棘作野客,不使翠羽填廂栊。……”其中把“丹棘”與“野客”象喻,而野客又是指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在清朝董俞的《小重山春情》裡面:“百寶欄前丹棘開。畫屏深幾曲、掩蓬萊。玉人無語立瑤階。……”同樣,無不從“丹棘”之裡,尋找到了“蓬萊客”。

二:“丹棘”之名,作為忘憂草黃花的别名與精之文理基因相同。

丹棘,丹棘,是丹之棘,其重在丹而非棘。棘在于形容丹之多,并排成列,是朿之并列成棘,象喻叢生的丹也。故,棘字組詞有荊棘、叢棘、沙棘之名。由此可以推斷出,近現代黃花的“金針”之名,也可能是由“金丹之針刺”一般的“丹棘”而來吧。如今,大同市雲州區三利公司所介紹的,這裡生産的火山黃花,一株萱草最多可結出35根“金針”角角,不就象似“丹棘”嘛!

為此,我們這裡分析分析丹棘之“丹”的文理基因信息,從而不僅明白其中物相形态的物質能量性,更應該重視其寓意的人類修身明德質象能量的決定性作用。

一是《說文解字》解丹字,實物形态說“金針”。

《說文》:“丹,巴、越之赤石也”的解釋,屬于從實物形态的有質有形物向實物顆粒之物。這個顆粒之物,就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以及繁體隸書中“丹”文、“丹”字中的那一短橫“-”那一小點“丶”,而外面則是像鼎爐或鍋一樣的器皿。

秋遊西山的紅葉(喜說大同雲州勝仙丹)2

就丹棘之“金針”也就像似這個“丹”爐器皿中的那一短橫、那一小點“丶”一樣。

我們知道丹棘之“丹”是作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接受天德地炁的陽光、水土而生長出來的。那麼“丹”文、“丹”字,這一短橫“-”或者小點兒“丶”又是怎樣生出來的呢?

二是丹青文理揭“丹精”,上有生字下“丹生”。

我們聯系到“青”的金文、大篆和小篆,即可想象到“先有生,後有丹”或者“上有生、下有丹”的青“文”,就喻示着“丹”的來源,離不開一個“生”文、“生”字。因為古代創造文字,是以右為主、以左為輔,以上為主、以下為輔,以内為主,以外為輔。因此,先有生後有丹,則是“青”文的象形表意。

這個生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黃帝内經》說:“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博而生者也。”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炁以為和”。萬物都是道生德養的。所以,這個“丹”中之精華物質、精微物質,同樣是天德地炁所生,都是道德所生。

秋遊西山的紅葉(喜說大同雲州勝仙丹)3

三:“丹棘”之丹,有類于修身明德實踐所言精氣神之“精”。

我們從如上的“丹”到“青”,再到這個人體精氣神之“精”,是不是有一種彼此一脈相承的傳承和基因信息的關聯性呢?的确,在古代是先有内文明,而後有外文明的曆史邏輯中,不難窺視到這一點聯系性。我們初步看到金文大篆的“精”和小篆文的“精”,就知道似曾相識,它們的組成部分,離不開這個“丹”啊!

秋遊西山的紅葉(喜說大同雲州勝仙丹)4

“丹棘”之丹,也是借用古代道家金丹修身之概念而來的。也是提示人們作為忘憂草别名的丹棘,猶如“金丹”大道之理,“順為凡,逆為仙,隻在中間颠倒颠。”逆修作“丹棘金針”,則健康智慧長壽幸福,順成“萱草黃花”,則昙花一現,煩惱憂愁何其多矣。那麼,精氣神之精又作何解而值得我們深究呢?

學習“精”中的慧智,“丹棘”象喻修身之。在熊春錦導師《人法地漏盡通揭秘》揭示道:對于人之生命而言,也就是說“精”,既具有氣和神的全部信息,同時也具有液、肉、骨的全部信息,居于轉錄、複制、翻譯、調控等多種功能。

精、氣、神的“精”,是指人體生命真相中,有質而無形的精微能量物質。“無形”,是指肉眼不見、智能科學地解剖學和生理學,也難以窺見的物質。在人體内,這種精,既有父母處,與生俱來的攜帶部分,同時也攜帶着本性靈光中的成份。

精,它在後天順化的過程中,既具有使其本身肉體具有精力能量的功用,同時一而具有“彼代我生”的承載和施予功能。

秋遊西山的紅葉(喜說大同雲州勝仙丹)5

精,在它的先天轉化升華中,“精化氣”逆向而用時,推動氣化神,居于“則魂魄強,是以精爽至于神明”的功效。所以,精,對于生命的性和命這“兩大系統”而言,具有雙向和雙構的功能和作用,是生命之本和性命之根。“人法地”的過程,須臾不可離開這一精微物質。

中國的古文字,就是一部活的修身指導圖。每個文或者字,常常都是直指事物的根本和介紹其中的修身方法。依據中國古代,由文而化字的慧向智變遷過程,從這個“精”文向字的轉化而言,也可以看出“精”是内文明慧觀的結果。

例如:符圖中的這個“精”的古文,以右側為主體,首先展示生命真相中基礎主體物質“精”的來龍去脈。

第一個“精”文的右側上面,是真火,火在上,象喻水中火發,從真精腎水(坎卦能量态)中,分離出水内的真陽乾(坎中一道陽爻)火;下面是鼎器,鼎器内則是一滴真水,一樽鼎爐在小腹腔之中,在鼎内求證和觀察出一點真精物質。而“精”文的左側,則是說明“精”的稀少性和體積微小性,上“少”下“小”,準确地進行表意,表述這一物質的不可見性。

秋遊西山的紅葉(喜說大同雲州勝仙丹)6

由此可見,在古人的眼中,精氣神之“精”并非是現代智能時期,所解讀的濁精之義。

這一點,圖中的第二個“精”文,也同時可以佐證“精”的本義。鼎中的細小精微的一點(金丹之丹、丹棘之丹的象喻),既是生命化生的基礎物質。同時也是供給性命長(zhang)養需求的能量。

有質無形的“精”,具有三個鮮明的特征:其一,無形有質的“精”,攜帶和具備着個體生命的全息性,也就是具備基因的特征性;其二,無形有質的“精”,是一種罪接近有相物質、最具有化生成為有相物質的精細無形物質;其三,無形有質的“精”,既具備着向下順行轉化生成有相物質的功能;同時,也具備着向上逆向轉化成為“炁(氣)”的功能。

秋遊西山的紅葉(喜說大同雲州勝仙丹)7

修身實踐者,掌握好“精”的這三大特征,才能避免将有質無形的“精”,與有形有質的濁精和精蟲,混為一談。

近代,以儒解道和以西解中的說法,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将有質無形的“精”和“炁(氣)”,這兩大物質與有質有形的“精”和“氣”,混為一團,自以為是地,否定中國古代的根文化,愚而不知。在這兩種“精”之間,正确的解析,應當是:有質無形之“精”,是有質有形之“精”的化生母體;有質無形之“精”,是有質有形之“精”具有活力的能量之源。(資料來源于熊春錦導師《人法地漏盡通揭秘·認清漏的物質》)

總之,通過上述忘憂草别名“丹棘”的分析,頗有精氣神之“丹精”、“丹籍”、“丹經”的味道,仿佛是一部道德能量修身明德文化的“忘憂教科草”,因為飽滿而含苞待放的“丹棘金針”中确實蘊含着十足豐厚的精神能量,是各種植物中真正無愧于“忘憂草,脫貧寶”的稱号,是走向忘憂大道健康之路、智慧之路、幸福之路的緻富花、精神花、文化花!

2021年6月1日吉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