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爾蓋濕地環境?封面新聞記者 田之路 實習生 王祎雯,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若爾蓋濕地環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封面新聞記者 田之路 實習生 王祎雯
被稱作中國“最美濕地”的若爾蓋,在7月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繁花盛開的湖邊,鳥兒在此栖息,或飛向透徹的藍天,無人忍心去驚擾。為了将美好畫面定格,四川一直非常重視若爾蓋生态濕地保護。近日,剛剛通過批複的“若爾蓋山水工程項目”,将持續為鞏固生态屏障,為若爾蓋披上保護霓裳。
重視與關注:
濕地保護立法 全國兩會數次建言修複若爾蓋濕地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開篇即展現了濕地的動人風緻。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态系統,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态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
今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足見國家層面對保護濕地的重視。
近年來,若爾蓋草原濕地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但由于受地形地貌複雜、氣候變化劇烈、自然災害頻發等因素影響,若爾蓋局部地區濕地萎縮、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河岸侵蝕、森林減少等重要生态屏障功能下降的趨勢還未得到根本改變。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地礦局黨委書記王建明對若爾蓋濕地的保護不僅十分關注,從地質專業的角度進行了考察,對濕地的保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位于黃河上遊的若爾蓋草原濕地,是我國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澤濕地,是“三區四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高原生态維護水源涵養區,也是世界重要野生動物栖息地和珍稀植物分布區。
為此,王建明曾連續三年在全國兩會時提出若爾蓋濕地保護的建議。王建明曾在全國兩會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實施四川黃河上遊若爾蓋草原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修複國家示範工程,進一步加強若爾蓋草原濕地水源涵養和補給能力,築牢黃河上遊生态屏障,推動黃河上遊若爾蓋草原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修複工程實施。
穩固與發展并存:
呵護脆弱生态環境 築牢黃河上遊屏障
與之契合的,還有在阿壩州土生土長的一支地質隊。2017年即開始具體行動籌劃,充分發揮專業地質隊伍的優勢,隊上利用自籌的創新基金,組建團隊加大投入創新科技攻關孵化,積極主動助推阿壩州的生态保護與修複等系列問題,并與科院所合作開展生态環境保護相關科研工作。2019年,州委州政府正式決策啟動,委托405負責開展實施方案設計及其全面策劃推進工作。
今年6月,“四川黃河上遊若爾蓋草原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簡稱“若爾蓋山水工程項目”)成功入圍,從全國19個項目競争性評審中脫穎而出,在獲支持的9個項目中名列第5,将獲中央财政補助資金20億元。
這是進入“十四五”後我省獲中央資金支持力度最大的生态保護修複類項目。
這個區域是不是存在生态破壞很嚴重突出的問題了,為什麼我們要持續保護若爾蓋濕地?
“這個區域是屬于黃河上遊的國家生态屏障的關鍵位置,生态環境本身就比較脆弱,一旦有一丁點的破壞的話,可能就會對下遊影響倍增加大,變大了再要去修複它的話,整個難度就更大了!如果說若爾蓋濕地我們現在做到了‘保護’,那更還要去加倍‘呵護鞏固’生态屏障。”四川省地礦局405隊副總工程師向國萍博士說。
本地生态,這麼多年來國家、省、州一直很重視,就是要進一步保持發揮生态屏障的功能作用,确保國家生态絕對安全。
若爾蓋濕地本身脆弱,和其人文環境和地理條件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首先,該地區牧業比較發達,局部地方土地會沙化退化;其次,因為它是高寒地區高海拔地區,比如草場被破壞了,高海拔地區是降雨不均勻,氣溫太低,耕種和複植的草種就比較難以存活下來。
“就像人受傷以後,如果是正常情況下就很好恢複,但是如果自身身體素質比較差的話,再加上病情變嚴重後,恢複起來就很慢,也不一定能夠恢複到很好的效果。”
據了解,若爾蓋山水工程項目涉及阿壩州内阿壩、若爾蓋、紅原、松潘4個縣,6條流域。
将通過三年時間(2022年~2024年)、39個子項目的具體實施,從源頭上、整體性、系統性、一體化推進該區域的生态保護與修複。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新增固碳量4.56萬噸、水源涵養量3.33億立方米,将全面恢複高寒濕地生态系統功能,鞏固提升生态固碳能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