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器
【成語】
整甲繕兵
棄甲曳兵
秣馬厲兵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解甲釋兵
【例句】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過秦論》)
②左右欲兵之。(《《史記·伯夷列傳》》)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④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國也》)
⑤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赢糧而景從。(《過秦論》)
⑥良将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⑦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六國論》)
(2)士兵,軍隊
【成語】
遣兵調将
解甲休兵
按兵不舉
杯酒釋兵權
兵貴神速
用兵如神
弄兵潢池
哀兵必勝
招兵買馬
兵敗如山倒
擁兵自固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兵強馬壯
草草收兵
富國強兵
散兵遊勇
賠了夫人又折兵
強将手下無弱兵
全民皆兵
蝦兵蟹将
【例句】
①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鴻門宴》)
③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過秦論》)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屈原列傳》)
⑤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⑥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廉頗蔺相如列傳》)
⑦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後》)
⑧吳起、孫膑、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
⑨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國論》)
⑩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⑪五萬兵難卒合。(《赤壁之戰》)
(3)戰争,武力,軍事,戰略
【成語】
上兵伐謀
兵不厭詐
兵荒馬亂
兵無常形
極武窮兵
玩(窮)兵黩武
兵連禍接
兵以詐立
緩兵之計
【例句】
①兵者,國之大事。(《孫子兵法》)
②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揚州慢》)
③故上兵伐謀。(《謀攻》)
【語義提示】
“兵”的本義為“兵器、武器”。引中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争”當然跟有關。由“戰争、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武力”“戰略、戰術”等義。
【思維導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