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測試法的案例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測試法的案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8:16:38

三大理論流派分别是精神理論流派、行為主義、認知發展理論,下面将仔細闡述這三大每年必考的内容。

第一節 精神分析主義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的精神病醫生和心理學家,從自己的臨床經驗出發,對兒童的人格結構和心理發展階段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并逐步發展為精神分析理論。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三個部分組成——本我自我超我。人在出生時,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當新生兒餓了或尿濕了的時候,他們就會不顧一切地哭鬧,直到有人來滿足他們的需要為止。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發展階段論

弗洛伊德認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齡,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體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稱這些部位為“性感帶”。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口腔、肛門、生殖器相繼成為快樂與興奮的中心。早期力比多的發展決定了人格發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與否。以此為依據,弗洛伊德将兒童心理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并描述了各個階段的特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第一次強調了早期經驗和家庭教養對學前兒童心理和行為發展的影響但由于其關于人格結構和發展階段的假設不能被證實,帶有很強的假設性,在應用于學前兒童時仍有很大的局限。

二、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是教招考試的高頻考點,但幼教重點考察前四個階段。既可以從客觀題出題也可以從主觀題考察,其理論不難理解但記憶起來容易出現混淆現象

學前兒童的發展主要處于埃裡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的前四個階段:

基本信任對不信任(0~1歲),嬰兒必須學習相信别人。如果照顧者常以拒絕的态度或不一緻的方式來照顧嬰兒,嬰兒可能會認為這個世界是個危險的地方,到處充滿不值得信賴或依靠的人。母親或照顧者是最主要的社會化代理人。

自主對羞愧(1~3歲),兒童必須學習自主,自己吃飯、穿衣及照顧自己的個人衛生等。兒童若無法自己獨立,可能會使兒童懷疑自己的能力,并覺得羞恥。父母是主要的社會化代理人。

主動對内疚(3~6歲),兒童企圖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經長大,并開始嘗試作一些自己的能力尚無法應付的事。他們的目标或所進行的活動常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相抵觸,這些沖突使他們覺得有罪惡感。兒童必須保持自動自發的精神,但也必須學習不去侵犯他人的權利、隐私或目标,這樣才能克服這種沖突,家人是最主要的社會化代理人。

勤奮對自卑(6~12歲),兒童必須要能勝任社會及學習的技巧。在這階段,兒童常會和同伴比較。隻要勤奮,兒童就能學得社會及學習技巧,就會獲得自信;但若不能學習這些重要的特質,則會自貶自卑。教師和同伴是重要的社會化代理人。

第二節 行為主義的觀點

雖然精神分析理論有許多的貢獻,但隻有小部分同時代的兒童心理學家支持這個觀點,主要是因為精神分析的理論很難加以證實或證僞。而兒童心理學家放棄精神分析理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出現了更具說服力的理論即行為主義心理觀。該理論觀的最基本要旨就

是認為心理發展都是量的不斷增加過程,是由環境和教育塑造起來的。華生、斯金納和班杜拉是行為主義心理觀在不同階段的代表人物。

一、華生的行為主義觀點

華生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刺激(S)——反應(R)的學習過程。與洛克的“白闆說”一樣,華生也把嬰兒看作是一塊白闆,可以被各種經驗填滿。所以,他堅信兒童沒有任何先天傾向,他們要發展成什麼樣子完全取決于他們所處的養育環境,取決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對待他們的方式,甚至号稱能将12個健康的嬰兒塑造成醫生、律師、乞丐等任意的社會角色,而無需考慮這些嬰兒的背景或血統。還認為兒童發展是一個連續的行為變化過程,是由個人獨一無二的經驗鍛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

二、斯金納的行為主義觀點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繼承了華生行為主義理論的基本信條,與華生的刺激-反應觀的不同點在于他區分出應答性行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即個體自發出現的行為)。

(一)基本觀點

1.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種: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因而條件作用分為經典性條件作用和操作性條件作用。應答性行為是由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如眼睛遇強光時,瞳孔是馬上收縮等,是經典條件作用論中研究的對象。

操作性條件作用是通過對人或有機體的行為進行獎勵或懲罰而發生的學習。其基本原則是如果一個操作(自發反應)出現後,有強化刺激尾随,則該操作在今後發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經通過條件作用強化了的操作發生後,不再有強化刺激尾随,則該操作今後發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這就是操作條件反射的基本過程。

2.學習的實質是建立操作和強化物之間的聯結,強化可提高反應的概率。斯金納提出了強化理論。

(二)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

1.強化

強化有正強化(實施獎勵)與負強化(撤銷懲罰)之分,又稱為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正強化通過呈現某種刺激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負強化通過中止某種(讨厭的)刺激來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

(1)正強化

正強化是呈現能提高反應概率的刺激的過程。

有機體自發做出某種反應,得到正強化物,那麼此類反應發生的概率增加。正強化在塑造行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負強化

負強化是取消厭惡性刺激以提高反應概率的過程。

負強化作用的類型分為:逃避條件作用與回避條件作用。

當厭惡刺激出現時,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後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增加,這類條件作用稱之為逃避條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機體如何擺脫痛苦。

當預示厭惡刺激即将出現的刺激信号呈現時,有機體可以自發地做出某種反應,從而避免了厭惡刺激的出現,則該反應在以後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這類條件作用稱之為回避條件作用。回避條件作用是在逃避條件作用的基礎上建立的,是個體在經曆過厭惡刺激的痛苦後,學會了對預示厭惡刺激的信号做出反應,從而避免痛苦。

條件作用和回避條件作用,都是在反應後撤除了厭惡刺激,加強了同類反應發生的概率,屬于負強化的原理。

2.消退

有機體在做出某一行為反應後,不再有強化物伴随,那麼,此類反應在将來發生概率會降低,稱之為消退。

3.懲罰

懲罰是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發生的過程。

第三節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高頻考點,通常以單選、簡答的形式出現,并且一旦出現,難度通常較大)

一、發展的實質:個體與環境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

四個概念:圖式、同化、順應、平衡

圖式是指個體對世界的知覺、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動的結構和組織。我們可以把圖式看作是心理活動的框架或組織結構。圖式是認知結構的起點和核心,或者說是人類

認識事物的基礎。因此圖式的形成和變化是認知發展的實質。

同化即把環境因素納入已有的圖式中,使之成為自身的一部分,從而加強和豐富原有圖式。

順應即改變原有圖式,以适應環境。

平衡:個體不斷地通過同化與順應兩種方式,達到自身與客觀環境的平衡。

二、兒童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一)感知運動階段(0-2歲):

僅靠感覺和動作适應外部環境,應付外界事物。(物體恒存)

特點:

(1)通過探索感知與運動之間的關系來獲得動作經驗;

(2)低級的行為圖式;

(3)獲得了客體的永恒性(9~12個月)。客體永恒性就是指當事物不在眼前時,依然能夠認識到事物是存在的。比如:爸爸離開了,沒有獲得客體永恒性的兒童,不能認識到爸爸依然存在,以為爸爸從此消失,不會有找的行為;獲得客體永恒性的兒童能夠認識到爸爸是存在的,就會去找。

(二)前運算階段(2-7歲)

特點:

1.“萬物有靈論”(也叫泛靈論)。比如:3歲的小紅會在自己吃飯的時候,喂洋娃娃吃飯,認為洋娃娃不吃飯就會和自己一樣餓。

2.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隻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比如:4歲的小明給媽媽送禮物,會送自己喜歡的奧特曼玩具,但是不會考慮媽媽的喜好,認為自己喜歡的就是媽媽喜歡的。

3.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刻闆性。思維不可逆,隻會沿着一個路徑進行思考,比如:知道2 3=5.卻不知道3 2=?。思維具有刻闆性,比如:隻會刻闆的認識性别。

4.沒有守恒概念。比如:當一個餅幹被掰開後,就會覺得多了。

5.作出判斷時隻能運用一個标準或維度。

(如三山實驗,實驗中在一個立體沙丘模型上錯落擺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讓兒童從前後、左右不同方位觀察這座模型,然後讓兒童看四張從前後、左右四個方位所攝的沙丘的照片,讓兒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與哪張照片一樣。前運算階段的兒童無一例外地認為娃娃在另一個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樣的!以此證明該階段的兒童存在自我中心傾向。)

(三)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特點:

1.這個階段的标志是守恒觀念的形成。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等方面的守恒關系。

2.思維運算必須有具體的事物支持,可以進行簡單抽象思維;

3.理解原則和規則,但隻能刻闆遵守規則,不敢改變;

4.思維具有可逆性(兒童思維發展的最重要特征)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維可以逆轉,能夠進行邏輯推理。

5.去自我中心

(四)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上

特點:

1.命題之間的關系

2.假設——演繹推理

3.抽象邏輯思維

4.可逆與補償

5.思維的靈活性

皮亞傑提出,以下四個基本因素對個體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1)成熟,指機體的成長,特别是神經系統和内分泌系統的成熟。

(2)練習和經驗,皮亞傑把經驗區分為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經驗兩種。

(3)社會性經驗,指社會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化的傳遞。

(4)具有自我調節作用的平衡過程,皮亞傑認為,具有自我調節作用的平衡過程是智力發展的内在動力。

【真題回顧】

1.前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的特點是( )。

A.以自我為中心 B.概念守恒

C.抽象思維 D.運算思維

2.當兒童能夠認識到一個完整的蘋果,被切成4小塊後的重量并沒有改變時,兒童的思維已經具備了( )。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順應性 D.守恒性

3.去過幾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畫出具體的路線圖來,認知發展到( )兒童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形式運算階段 D.具體運算階段

4.兒童的思維已經超越了對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賴,能以命題的形式進行,并能發現命題之間的關系,能理解符号的意義,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維已經接近成人的水平。這在皮亞傑兒童智力發展階段中屬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ADCD

三、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有關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知識點,在曆年教師資格考試真題裡經常遇到,常以選擇、填空、簡答形式出現。

班杜拉的實驗

攻打:将3~6歲的兒童分成三組,先讓他們觀看一個成年男子(榜樣人物)對一個做出種種攻擊性行為,如大聲吼叫和拳打腳踢。

第一組兒童看到這個“榜樣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表揚和獎勵(果汁與糖果);

第二組兒童看到這個“榜樣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責打和訓斥(斥之為暴徒);

第三組為控制組,隻看到“榜樣人物”的攻擊性行為。 本文來自江

然後把這些兒童一個個單獨領到一個有洋娃娃的房間裡,觀看他們的行為。他發現:

第一組兒童,攻打洋娃娃的行為相當嚴重。

第二組兒童,攻打洋娃娃的行為攻擊性行為少。

社會學習理論

1.交互決定論

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2.觀察學習本文來自江

(1)觀察學習的概念及分類 本文來自江西幼師網

觀察學習是指人通過觀察他人(榜樣)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新行為的過程。觀察學習可分為三類:

①直接的觀察學習:對示範行為的簡單模仿,直接的觀察模仿學習。

②抽象性觀察學習:從對他人行為的觀察中獲得一定的行為規則或原理。 本文來自江

③創造性觀察:對各個不同榜樣的行為特點進行新的組合,形成一種全新的行為方式。

(2)觀察學習的過程

①注意過程:觀察者注意對知覺榜樣情景的過程。

②保持過程:觀察者記住從榜樣情景了解的行為,以表象和言語形式将他們在記憶中進行表征、編碼以及存儲。

③動作再現過程:即觀察者将頭腦中有關榜樣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轉為外顯的行為。

④動機過程:即觀察者因表現所觀察到的行為而受到激勵。

3.強化的分類

(1)直接強化

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

(2)替代性強化

指學習者通過觀察他人行為所帶來的獎勵性後果而受到強化。

(3)自我強化

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并根據自己的标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

真題練習

真題1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标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來強化相應學習行為是屬于( )。 本文來自

A.直接強化 B.間接強化 C.自我強化 D.替代性強化 本文來自

答案:C

自我強化: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并根據自己的标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

真題2【填空題】除了直接強化外,班杜拉還提出了另外兩種強化: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強化。

答案:替代性強化

真題3簡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測試法的案例(保教學前兒童心理學的三大理論流派)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