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得我們在家庭吃飯、會客聚餐中,越來越忘了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餐桌禮儀文化。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良好的餐桌禮儀是人品和素質的基本體現,是家庭長期熏陶的結果。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尊禮,重禮,我們作為中華子孫,應該繼承這種優良傳統。
餐桌禮儀。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吃飯用餐時在餐桌上的禮儀常識,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 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是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曆朝曆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一,入座的禮儀就餐時的座位禮儀有很大的講究,如果你在請客吃飯的時候,不懂這些日常禮儀的話,隻會被别人嘲笑。傳統的中式就餐通常是以圓桌或者八仙桌為模闆,這是我們的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因此座位的安排也有固定的規格,大家要熟知。
圖1
總的來說座次為“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圖1中“1”的位置)為主人,主人左右手邊的位置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主主人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于右側。
圖2
如果是長方桌,以圖2為例,男女主人面對面中間坐,男女主嘉賓搭配坐在兩側。男主人旁邊是女主賓,女主人旁邊是男主賓。
圖3
如果為大宴,豎方桌,以圖3為例。男女主人居中相對而坐,男女主賓兩側岔開相對而坐,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圖4
圖4為例,公司宴會中,以面對門的位置為最高權力位置,背對門的位置為第二權力位置。以最高權力位置兩側依次按權力大小入座。
圖5
以大型宴會為例,舉行宴會一般都是要在大型宴會廳舉辦宴席,人多的時候通常要擺幾十桌甚至是上百桌,這個時候,座位的安排也尤為重要。我們要以距離宴會廳正門較遠的座位作為上座,而且距離宴會廳正門越遠的地方,越為高貴。和主人的關系比較親近的家屬,通常是坐在距離正門最遠的座位上的,然後兩方的賓客依次坐在排在後邊的座位上,這也是舉辦大型宴會的基本規格。
二、就餐禮儀1、 我們在與長輩一起用餐時應等長輩入座後才可以入座。 坐下後不要随意走動安靜地等待用餐。 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如果桌上有小夥伴一同用餐在桌 上不能嬉戲、喧鬧。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2、就餐時細嚼慢咽嘴 裡不能發出聲響餐具 要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如果飯菜夠不着可以輕聲告訴長輩。别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 “謝謝”。3、 按時就餐不要家長或長輩再三邀請吃好後離桌要說“大家慢慢吃”。 4、不能專挑自 己喜歡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亂翻亂揀合理飲食不偏食、不挑食。5、不亂倒飯菜不亂扔食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餐禮儀在《弟子規》中也有體現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對飲食,勿揀擇,食适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三、點菜禮儀
如果你是宴請者,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将菜單供客人傳閱,并請依次讓他們來點菜。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适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提醒不要邀請老闆點菜,這會讓他覺得不體面。如果你是赴宴者,若主人盛情要求你點菜,則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并且大家都不忌口的菜,記得先征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點菜時,可以根據以下三個規則:
1,看人員組成。人均一菜是比較通用的規則。如果男士較多可适當加量。
2,看菜肴組合。-桌菜最好是有葷有素有冷有熱,盡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夠點些葷食,反之女士多,可夠幾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請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務宴請,則點一些葷素搭配的小炒菜或者家常菜即可。如果這次宴請的對象是比較關鍵人物,那麼則要點上幾個夠份量的菜,例如龍蝦、刀魚、鲥魚,再要上規格一點,則是鮑魚、翅粉等。
四、結束禮儀中途離席方法:悄悄地和身邊幾個人打個招呼,然後離去便可。有些人參加酒會、茶會,當中途準備離去時,會一一問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麼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種錯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