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力克斯和伊萊恩的《思維的囚徒》中,作者先是介紹了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故事。
曾深陷集中營的弗蘭克爾因為找到了他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得于在集中營中存活了下來,後來成為了一個意義療法的心理學家。
因為他的理念是“人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做有意義的事,實現人生的價值,而不是僅僅滿足本能需要和獲取回報。”
書中講了三個尋找生命意義的要素: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意義的工作,積極的生活态度
良好的人際關系
我們生活在社會化的大環境中,任何一個人都不是隻有自己,我們都與周圍的人建立了這樣那樣的關系:親人,朋友,同事,鄰居等等。
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如此的便利,可以足不出戶就在家裡獲得想要的一切。但是我們在網絡環境中還是在跟一個個真實的人聯系着,因為我們需要跟人聯系。
我們需要真實的朋友,我們也需要真正的家的溫暖。
人際關系其實就是一種愛的需要,我們愛自己,也愛别人,也被别人愛。哪怕隻得到一種愛,我們的生命之花也能開得很燦爛。
我們通過愛别人或者被愛,也能體會自己存在的意義,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有意義的工作
很多退休的老人,賦閑在家,不用帶孩子,也不用做其他事情,他們就會變得很無聊。
這時,許多人就迷上了情感主播,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的空閑時間需要打發,因為他們迷茫了,不知道這時候自己的人生意義是什麼。這時候,他們就希望跟着情感主播一起幫家裡買點便宜貨,給家裡存點值錢的東西。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那些東西并不如他們以為的那樣值錢。那隻是别人賣貨的一種方式,裡面的劇情并不是真的。
還有的老人就去做起了義工,風雨無阻,哪裡有需要都願意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做着對社會,對人民有意義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也體現了他們的價值。他們會覺得這是有意義的工作。
對于年輕人呢,雖然大部分年輕人都有工作,但是卻并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覺得自己的工作有意義。
很多人隻是覺得可以掙錢,當然,掙錢也是一種意義。但是掙錢可能并不是與自己心裡認為的意義一緻,我們心裡常常希望自己的工作是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是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的,而且還符合我們的核心本質和真實性情,與我們的内心訴求是一樣的。
這樣的工作我們會認為是很有意義的工作,但是大家可能并沒有去做這樣的工作,因為很多人還沒有認清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的核心本質和真實性情是什麼,這樣的話就隻能随大流,但是卻感覺不快樂。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話,你可以讓自己慢下來,聽聽自己内心的聲音。比如把今天比作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的方式來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對自己的一生感到滿意嗎?我做了我想做的事情了嗎?”書中提到給自己寫悼文的方式來了解自己,你也可以試試看你想給自己寫什麼呢?
我們也可以通過回顧過去的生活來找尋生活中,哪些瞬間讓你覺得意義非凡,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如果我們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找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去對照,不僅是對照工作職責,還要對照企業的文化,企業的願景,也就是企業推崇的意義。如果這些都與自己的意義一緻,那就完美了。
積極的生活态度
弗蘭克爾在集中營那樣艱苦的環境中都能保持積極的生活态度。
他是怎麼做到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他要活着出來,跟愛人相聚(雖然這個沒能實現,他的妻子死在了集中營),他還要把自己的心理學著作寫出來,幫助更多的人。
他為了讓自己活下去,一直保持着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雖然他穿着單衣在雪地裡,鞋子裡都是冰,腳也受傷了,還在幹着苦力。但是他通過想像把自己移到了将來的環境中,他看到自己站在講台上跟很多人講他的意義療法,而這一幕真的在将來實現了。
他這是把自己從當前的苦難中抽離出來,把自己放入另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中,并且沉浸在那個環境中,以此來緩解眼前的痛苦。
書中講到一個工作壓力大的女孩子也是通過類似的方法來緩解壓力的,她的工作位置上放了很多她想去的地方的圖片,每當很難受時,她就想像自己進入到了某一個想去的地方,直到自己完全放松下來。
積極的生活态度有利于我們面對當前的困境,還能增強我們的免疫力,讓我們保持健康。反之消極的态度可能給我們帶來緻命的病毒,《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就曾講到了集中營中許多心中失去希望的人很快就染病死了的事例。
讓我們都去注重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讓自己感受到存在的價值。
同時希望我們都能認識自己,隻有知道了自己的核心本質和真實本性,我們才能找到與之共振的有意義的工作。
願每個人都能跳出當前的困境,用積極的态度和想法去影響自己的行為,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找到你生命的意義,書寫你的人生故事,創造你獨特的人生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