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是什麼?
《小王子》裡,小王子和他馴養的狐狸之間有一段對話。
狐狸說:“你每天最好相同時間來。”
小王子問:“為什麼?”
“比如,你下午四點來,那麼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發現了幸福的價值……所以應當有一定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狐狸說。
儀式感給生活帶來什麼?
01.儀式感增強了人們對生活的掌控感。
盡管不知道明天将發生怎樣的變化,但會一如既往,每天以一個明快的呼哨開始,給自己一個确定的當下。
自從結婚後,我和老公就有一個飯後散步的習慣。
通常,在老公單位,散步可能是附近的操場,也可能是附近的山路,還有附近的公園。
如果偶爾回老家,可能是附近的田地,也走過附近的馬路,還有附近的小山。
春夏季因為氣候比較适合晚點回家,我們是飯後洗了碗就去走路。但是進入秋冬季,由于比較涼,所以我們都是飯後就出發,散步結束後回家再洗碗。
這種活動成了我們生活中每天的必修課。讓我們把所有的其他事情都安排在這個時間之外去做,這個時間段是屬于我們散步,就像每天什麼時候吃三餐一樣固定。不管是什麼事情,都無法把我們的這段時間給占據。也就是這樣,讓我們充分感覺到,我們的生活我們做主。我們能控制我們的生活。
平凡而瑣碎的日子裡,用心過好每一個當下,是儀式,也是對生命的一種最高緻敬。
02 .儀式感可以促進人和人之間的關系。
不管是和家人還是朋友,定期家庭聚餐、拜訪朋友親戚等,這些儀式的背後,都是我們和家人之間聯結紐帶之一。
外婆今年78歲了,以前啊也沒怎麼注意她的生日,因為每年都是媽媽和姨媽舅舅給她過。今年是她馬上80歲了,老人家想着要80歲了,就讓兒女們喊上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還有重子重孫去參加。
我外婆信仰佛教,整個大家庭從外公走了之後,她就是大家長,兒女們,子孫們都很孝順她,平時各忙各的,逢年過節回去看她,基本也很難遇到一起。這個生日一過,基本必須加班的沒到,其他的都到了。有的表姊妹基本上是十年以上沒見面了。有好幾個也是六年前外公喪禮上見過之後就沒見過了。
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有五桌多點,吃點雖然不是什麼海鮮鮑魚,就是舅舅準備的一些家常餐,但是你一句,我一語,大家道道生活,說說工作,整個屋子沒有安靜過,大人的談笑聲,孩子大嬉戲聲。離開了都還蕩氣回腸。同是還建了一個家庭群,平時在遠方也能看到去外婆的親戚給外婆拍的視頻,也經常聊聊大家都在忙什麼,忙得怎麼樣。從這個聚會之後,大家不管什麼時候,好像都和家人們在一起。
這就印證了那句俗語:親戚要走動才會親,不走動就淡了。
03.儀式感幫人們品出極豐富的味道。
慧開禅師的那首《偈語》,用最平常的話、最常見的意象,說盡了自然節律、人間至味和生命尊嚴,這源于高度自覺的儀式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大學畢業,就職于一家網絡科技公司,業務是給企業搭建網站,有一次去見一個集團的旗下公司的總經理,說實話,這個網站業務經過了幾輪的評選之後,走到見總經理這個環節,真心的不容易,在去之前做了很多的功課,但是還是不笃定,畢竟競争對手也不是賴的。帶着最後臨門一腳的沒把握的心态走進來總經理辦公室,有一家公司已經在我們先到了,大家寒暄介紹了之後,坐下來喝茶閑聊,等着總經理召喚。總經理的助理給接待室用的室茶具,助理熟練的泡茶技術,非常熟練。
喝茶的時候,洗好茶具,安置妥茶盤,煮、洗、沖、濾、倒、聞、品……一系列動作後,能品出極豐富的味道,那其中包含了生活的況味。這樣的儀式,讓一個人平添許多趣味。
直到今天,時隔十年有餘,仍然清晰的記得那個助理姐姐的茶藝,讓我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都會無形的想追求她那種熟練度。
她給人放松的味道,給人極緻的味道,給人莊嚴的味道.....。
有儀式感的人生,使我們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不是為他人留下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滿熱忱地面對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