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普探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幾乎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全球幾十億的人口,所需的牛奶和乳制品體量可想而知有多大。
但是,正如人類隻有在懷孕生子之後才具備哺乳的條件,牛也是隻能在懷孕生下牛犢後才産奶。
奇怪的是,許多奶牛場裡幾乎沒有公牛的身影,而那些奶牛似乎在不懷孕、不生小牛的情況下也能源源不斷地産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全球大概有10億頭牛,它們都有産奶的能力,但隻有七分之一的牛能被稱為奶牛,因為普通的牛和奶牛的日産奶量差距非常大。
比如,一頭普通黃牛在哺乳期的産奶量約為2.3Kg/天,牦牛為1.5Kg/天,而一頭養殖場裡的奶牛則能達到30Kg/天。
出于商業化的目的,生意人自然選擇奶牛。但是,奶牛并不是天然形成的牛類,而是由人培育出來的。
世界上的奶牛大多起源于歐洲和非洲的原牛,簡單來說,奶牛實際上是由黃牛改造而來的。
人類發現了牛奶的美味後,便主動選取優質的牛品種,通過飼養和選育的方式進行改造,有雜交混血,也有封閉培育。
封閉培育,指的是選用一個品種的牛,在不允許外來基因幹擾的情況下,保護和提高牛的優良性狀,逐漸培育出純種奶牛。
品種得到提高後,再通過科學養殖的方式提高牛的産奶量和牛乳品質。
所以,奶牛實際上是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改造出來的品種,它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每天産奶供給人類。
但是,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一定的哺乳周期,隻有在懷孕生崽的時候才能進行哺乳。
母牛的妊娠期是280天左右,從理論上來說是不可能一直産奶的,但奶牛場裡的牛就像上了發條似的,似乎不懷孕也能一直産奶,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奶牛并非天生會産奶,它和大多數動物繁衍後代的步驟是一緻的,隻有在分娩之後才能分泌催乳素并産生牛奶,而奶牛場裡的牛能夠源源不斷地産奶,主要是人為因素。
母牛生下牛犢後便開始分泌乳汁,據說,小牛一旦吃了母乳,母子之間很容易産生依戀,牛媽媽為了孩子會拒絕被人擠乳汁。
所以,小牛出生不久後就會被抱走,母子分離,而我們喝的牛奶,實際上等同于和牛犢搶口糧......
通常來說,一頭牛24個月左右就能夠配種懷孕了,産奶量在産後的3個月達到頂峰,随後逐漸減少,五個月左右就沒有了。
但是,從商業化的角度來說,奶牛這樣的産奶周期是不太現實的。奶牛和人不同,生産一次後,在下一次妊娠期時也是可以産奶的。
所以,為了延長奶牛的産奶期,養殖場會在奶牛産後3個月再次進行人工受孕,奶牛的産奶期也會因此長達10個月左右,有些還要被注射催奶劑和激素。
奶牛生下來的小牛命運也有所不同,如果是公牛,會被送往生化工廠,被制成血清和蛋白酶等,有的也會被送去當成肉牛飼養;如果是母牛,則會被養成奶牛,然後繼續走牛媽媽走過的路。
奶牛老了無法懷孕産奶時,便會被賣作肉牛,繼續向市場供應。
可以說,奶牛的一生可憐又悲慘,但人類為了生存,不得不這麼做。而且,為了提高奶牛的産奶量,人類還研制出了很多方法,奶牛也因此備受折磨。
世界的奶牛品種多達上百個,不同品種的奶牛在産奶量、質量以及外形上都有很大的差别。
從産奶量來看,世界排名前三的奶牛種類如下:
荷斯坦奶牛原産于荷蘭北部,它的适應能力非常強,所以大多數國家都能飼養。我國的黑白花奶牛,實際上是由荷斯坦奶牛和黃牛雜交培育出來的,也因此被稱為中國荷斯坦牛。
15世紀時,荷斯坦奶牛就因産奶量而出名,它的年産奶量高達11800公斤,最高紀錄是365天産32740公斤牛奶。
需要注意的是,荷斯坦奶牛産量雖然高,其中的乳脂肪和乳蛋白卻是所有牛奶中含量最低的。
挪威紅牛是乳肉兼用型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奶牛之一。
它的體型中等,高度僅為137厘米左右,年産奶量卻高達10000公斤。
挪威紅牛一直标榜生産高質量的牛奶,牛奶中的脂肪含量為4.2%,蛋白質含量為3.3%,顔色有紅色、白色和黑色。
除此之外,科斯特羅馬牛的牛奶年産量也是10000公斤,它的外形和普通的奶牛不太一樣,最長能活25年,是所有奶牛品種中壽命最長的。
瑞士褐牛是乳用、肉用、役用三合一的品種,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培育而成,也是最古老的奶牛品種。
它的體型和體重比荷斯坦奶牛小,外形是純黑色或褐色,年産奶量雖然僅有9000公斤,其中的乳蛋白含量卻比荷斯坦奶牛高。
雖然奶牛一直産奶是人類幹涉的結果,但該喝還是得喝,我們能夠做到不浪費,就是對奶牛最大的幫助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