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佳能如約發布了新款的90D單反。
作為佳能兩位數的單反機型,它依然采用的是APS-C畫幅的感光元件。擁有約3250萬有效像素,采用DIGIC 8數字影像處理器,使用光學取景器及實時取景模式時的連拍速度分别達到最高約10張/秒及11張/秒,機械及電子快門速度最高分别可達到約1/8000秒及1/16000秒。同時,借助全像素雙核CMOS AF技術,該機支持以非裁切或裁切的方式,記錄高質量4K 30P/25P格式的EOS短片。
對于圖片拍攝,90D着實比80D要快不少,參數也要好不少,畢竟80D也是2016年的産品了。它的連拍速度提升了,快門速度提升了,CMOS由2420萬升到了3250萬,也采用了佳能專微上新采用的CR3格式的RAW文件。
仍然在SD卡上記錄
抛開圖片拍攝性能,我們來從參數上看看,90D的視頻拍攝有什麼特色呢?
先說說整體印象,佳能90D整體看下來,讓人感到作為兩位數的中端機,它的性能的确有提升,但貌似并沒有帶來很大的驚喜,它的很多功能在之前的EOS R和EOS RP上已經有出現,而用在90D上,感到更多的是技術移植。
佳能90D采用的是3250萬有效像素的CMOS,最大的圖片拍攝分辨率為6960×4640,對于APS-C的機型,這已經是相當高的分辨率了,但這會引起一個問題,90D與80D相比多了830萬像素,但畫幅都是APS-C,像素數多了,感光元件畫幅不變,意味着它的單個物理像素的面積就小了,這帶來的結果就是其信噪比不容易提升。如果DIGIC 8處理噪點的能力沒有很大改善的話,那麼90D的噪點情況或許需要斟酌一下了。
以上視頻截圖因有壓縮僅做參考
但像素多了,拍攝4K就更加容易了。90D在兩位數的機子中配備了4K,這也是它的亮點之一。90D的4K有二種模式,可以實現無裁切的APS-C幅面4K,與裁切的4K。對于APS-C,實現4K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在5D4,在EOS R這些全幅機型,都可以實現裁幅4K,這個裁幅後的大小,就大約是APS-C的畫幅。但上述兩款全幅機型的裁幅4K是點對點全像素讀取的,90D是3250萬像素APS-C畫幅超采成4K的,所以單純從超采畫質而言,或許90D的無裁切4K還會更細膩一些。90D的另一種裁切4K的模式,是從畫面中再截取一部分作為4K讀取,這種方式會使視角再次縮小,形成“數碼”長焦的效果。在官方數據中,不知這個模式是不是采用點對點讀取,也不知裁切系數是多少,但在焦距不夠時,這個方式也許能幫上忙。從實拍的畫面看,裁切4K的畫質也不差。
同景别下的畫面細節對比
除了4k,全高清120P升格也是90D的亮點之一。雖然這個參數在全幅機和其它機型已經很常見了,但在佳能的中端單反上也是第一次配備。120P在90D上采用的是無裁切讀取,這也是比較常見的配置,但這個功能,想必很多人覺得有些姗姗來遲。
120P設置界面
120P視頻
在編碼方面,雖然佳能90D仍然是采用H.264編碼,但隻保留了MP4格式,沒有以前MOV和MP4可選的了。而且,在編碼方式上,也隻有IPB方式,沒有以前的ALL-I方式了(除了延時攝影是ALL-I)。這也意味着90D隻有IPB幀間壓縮的方式。IPB的編碼方式采用了預測幀的原理,它能對視頻體積大大縮小,但對後期編輯設備的壓力也會較大——但,這隻是以往的說法了。因為現在的主流剪輯設備已經很強了,足以帶的起90D的H.264格式的IPB編碼方式的視頻,我認為,在90D取消ALL-I的編碼,其實也有道理。畢竟它拍攝的視頻,更多的也是個人用戶使用。
除了延時攝影所有的格式都是IPB編碼
90D的H.264格式采用的量化與色彩采樣和以往機型相同,都在官網沒有展示,但按照以往的經驗,應該仍然是8bit 4:2:0。但90D有個新玩法,就是它支持HDR輸出4K。這個HDR是否符合标準先不考慮,但4K分辨率是可以滿足的,再加上輸出信号一般是4:2:2的,這樣通過外錄,應該能實現4K 4:2:2的記錄。
4K輸出設置
除了這些功能,90D在拍攝時也能帶有峰值,帶有數碼五軸防抖,帶有HDR短片記錄功能,但這個HDR短片應該隻是畫面動态範圍較寬,其它參數如BT.2020色域,PQ/HLG,4:2:2,10bit都是達不到要求的。這些功能都已經在EOS R或EOS RP出現,90D将它們采納融合到了自身。
視頻拍攝時可開啟數字防抖
說了這麼多,90D的價格是多少呢?網上其實在昨天就已經爆出了價格,應該是1199美元,對應RMB大約8600元。對于這個價格,不知大家是否願意買單呢?換做是我,即使是佳能陣營,我也可能會選擇EOS RP,畢竟某魚上,價格相差無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