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悠久,五十六個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習俗文化,能夠融合在一起自稱中華人,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大家知道為什麼我們要說自己是“中華”人嗎?這個詞又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呢?
圖片:炎黃子孫劇照
一、關于“中華”的傳說浩瀚五千年的時光長河孕育了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這兩個偉大的人類文明史中有許多傳說是關于“中華”二字的,我們能夠看到最早出現的記載,應該是在三皇五帝時期。
黃帝姬軒轅建立部落開始,就有了區分自己王族和其他部落人的叫法,但當時并不是将“中華”二字合在一起,而是将“中、華”單獨分開,這裡面還有幾個傳說。
圖片:黃帝姬軒轅劇照
1、華胥“人祖”
“中”比較好理解,在古代,人們并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朝夕生活的土地遼闊萬裡,如同一卷長軸綿延無邊,但不管疆域多遼闊總會有中心點,于是,人們就根據自己生活的區域、文明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将黃河和洛水地區稱為中原,即“中”。
這是因為河洛地區在幾千年前被人們認為,是我們腳下所踏土地最核心的部分,黃河是母親之水,孕育了華夏人,所以将中心點設在這裡無可厚非。
“華”則有傳說的性質,盤古開天地,女娲造人,伏羲創世,可是這幾人又是怎麼來的呢?總不至于是石頭裡蹦出來的吧?于是,聰明的古人,就給這幾個創世神找到了出處——華胥。
《列子·黃帝》中叙述,伏羲和女娲是有母親的,此人就是華胥。華胥一直都住在華山的西邊,是一個女強人,統領着西安藍田華胥鎮。華胥孕育出了伏羲和女娲,也就成了炎帝和黃帝的祖奶奶,按照當時的母系氏族社會,所有炎黃子孫的名字前冠一個“華”字也不為過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華胥人物簡介
2、炎帝的傳說
還有一種“中華”來源的傳說是從炎帝那得來的,炎帝能夠得到世人的擁戴和他的政治修為有直接聯系,炎帝為人仁慈,不僅盡量避免戰争,還想辦法改善人們的生活。
在炎帝家鄉有一個傳說,炎帝為了讓百姓生活得無病無災,豐收連綿,用一個晚上誠心建造了三座天柱峰,就好像在上香,向天帝表達自己的誠心。
這三座天柱峰感動了天帝,從天降下一面谕旨,稱炎帝為“赤帝”,天上有天帝,地上有赤帝。人們為了表示對炎帝的感謝,将這三座天柱峰的景色稱為“三味生奇花”。
又因為古代花和華同音,慢慢的就變了意思,加上炎帝是最早在中原地區建立部落的,所以被稱為“中華”。
圖片來源于網絡:炎帝人物簡介
3、大禹定都
大禹上任之後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定都,按照文獻記載,大禹并不是将國都建在了陽城,而是在河陽。隻是河陽二字也是拆開的,應該是“河”之“陽”,也就是在黃河的北面。
為了避免産生誤解,當時住在國都的人就自稱為國人,而在外圍的人看來,他們是居住在版圖最中央的人,又因為大禹是華夏人,所以就有了“中華人”的說法。
不管是哪一種傳說,都隻是單純的設想了“中華”二字的由來,而且指的還隻是漢族人,可是能夠在曆史上使用千年之久的字眼,必然還有極深遠的意義。
并且,在大禹、炎帝時期,人們所說的“中華”還是被拆開的單獨字眼,想要擁有更廣大的特指意義,就需要有一個人将這二字融合起來,這個人就是秦始皇。
圖片:秦始皇人物漫畫
二、中華合并秦始皇是一個非常有野心謀略的政治家、軍事家,正是有了他的野心,才會有了之後的大一統時代。六國統一,秦始皇的傲氣更上了一層樓,面對五湖四海不斷來稱臣的小國,秦始皇開始驕傲自己所創造的豐功偉績,哪怕是三皇五帝也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樣的豪情壯志下,這位“寡人”又給自己增加了個新稱呼:皇帝。既然自己的稱呼如此有氣勢,那麼自己建立的國家也不能落後,有了大一統,華夏子孫就應該認識自己的國家,秦國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秦始皇要為它更名。
取“中”字就可以看出,秦始皇内心對于秦朝以前的地位有着極大的不滿。雖然都是漢族人,但是在周朝,秦國就是一塊小封地,偏遠貧窮,是為了滿足當時皇室子孫分家而建立起來的一個窮鄉僻壤,來到這裡的王孫都是不受寵的,而且因為地理位置實在太偏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的子民還一度被稱為“蠻狄”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秦國地處偏遠
這些舊曆史都讓秦始皇感到不滿,而且他認為,既然說秦國是小國,那麼我從一個偏遠地方走出來建立了這麼一個大國,現在我的國家就應該是世界的中心,因此,“中”字是深得秦始皇之心。
而用“華”字則說明秦始皇想要為自己及後世子孫正名,按照古時人們對地域、血統極嚴格的要求,如果不是真正的炎帝黃帝一脈傳下的子孫,是不能完全算得上華夏人的,這個介意的點肯定有文臣來提醒秦始皇,這無疑是觸及到了秦始皇的逆鱗。
秦始皇就認為,現在是我統一了大華夏,所有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都應該是歸屬我的,又有什麼華夏、蠻夷之分?就這樣,“中華”二字經過幾千年的分離被秦始皇融合在了一起。
圖片來源于網絡:“中華”二字
三、“中華”二字的升華很顯然,中華的自稱很合後來各個王朝君主的心,在之後的朝代中,不斷有學說将“中華”二字渲染得更加神奇,其中還有西漢時期結合天象的說法,更是加固了“中華”之理論。
值得一提的是,取中華之名,秦始皇主要的用意是想要将華夏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差别融合在一起,這才真的五湖四海是一家。
可是在之後的曆史中,王朝更叠,政權分分合合,在各方勢力分裂的時候,就有了區分,盤踞在邊界的少數民族被政權中心踢出了“中華”這個大集體中,這和秦始皇的初心有了極大的分歧。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