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佛法中經常說到空性,說一切都是空的。如果這樣的話,約束人的種種清規戒律,其存在意義是什麼?
答:常人理解的空,是什麼都沒有,這叫“頑空”,并不是佛法所說的空性。正相反,這恰恰是佛法所批判的。
佛法中,空和有是不二的。比如這張桌子,它是有的,也是空的。所謂有,是我們看到的桌子的顯現,這些條件和關系是存在的。那為什麼說它是空的?因為桌子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離開組成桌子的元素,并沒有獨立存在的桌子。
佛法說的空,是無自性空。所謂自性,即可以不依賴條件自己存在,而且是恒常不變的。桌子中有沒有這個東西?顯然沒有,所以說它是空的。但我們把木頭、油漆、鐵釘這些條件組合起來,構成桌子的存在,在這個意義上,桌子又是有的,是為空有不二。
佛法雖然講空,但不否定緣起的現象和因果。比如我們這個生命體的存在是假我,不是真我。但假我的感受是存在的,不吃飯會餓,肚子痛會不舒服,心情不好會寝食難安,幹了壞事照樣要坐牢,不能因為本質是空的,就可以不照顧身體,不遵守法律。
戒律,就是幫助我們造就健康、清淨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修行。過去有句話叫“借假修真”,借着假的相,來完成智慧的修行,解脫的修行。所以戒律不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不可或缺。
摘自:《問道》
版權所有:濟群法師
如需轉載,請務必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