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糧食工作總結?作者: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何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節約糧食工作總結?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何萍
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回顧40個糧食日的主題,有9個與生态環境直接相關,“環境”“水”“生物多樣性”“自然多樣性”“氣候變化”“生物能源”“地球”等都曾作為糧食日的主題詞。今年8月,提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其深意也不止是要樹立全球疫情危機下糧食安全意識,更關乎資源節約和生态環境保護。
我國耕地資源十分緊缺,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隻有1.38畝,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有限的國土空間内,既要維持耕地數量平衡,還要拓展生态空間。節約糧食,就為在生态脆弱區和生态敏感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濕提供了可能。依照澳大利亞國立大學Costanza等人對全球不同類型生态系統單位面積服務價值核算結果,草地、林地、河流、灘塗、濕地、河口分别是耕地的2.52、3.28、 92.37、108.59、160.71、248.17倍,生态退耕将大幅提升生态系統服務價值。因此,節約糧食就是間接保護生态空間、貢獻自然資産。
節約糧食,相當于源頭減排。生産糧食、種植蔬菜、生産肉蛋奶,不可避免會産生污染,農業對環境污染的貢獻率占到我國環境污染的将近一半。根據《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我國化肥、農藥利用率不足1/3,農膜回收率不足2/3,畜禽糞污有效處理率不到一半。經核算,一頭豬每日産生的化學需氧量負荷是人的10倍,總氮負荷是人的6倍,總磷負荷是人的26.4倍;一頭牛産生的總磷負荷可達人的108倍。廢棄的農膜不僅污染土壤,形成的微塑料甚至進入并污染海洋。節約糧食,就是為污染減排做貢獻。
減少食物浪費,有助于溫室氣體減排。種植業和畜牧業均排放甲烷和一氧化氮。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2006 年的估計,在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耕地釋放占比超過30%,養殖業排放占比達18%。根據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 2010年-2016年,與全球損失和浪費的糧食量相當的耕地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8%-10%。
節約糧食,相當于節約水資源和污染治理費用。每一種食品在生産過程中都有水的消耗,計為水足迹。一個100克的蘋果水足迹為70升,一升牛奶的水足迹為1000升,一個漢堡的水足迹為2400升, 1公斤牛肉的水足迹為15500升。日本環保部門的環境教育材料直觀、定量地表達餐飲浪費需要付出的環境治理代價。把倒棄的液态食物稀釋到魚兒能生存的生化需氧量——5毫克/升,1杯啤酒(180毫升)、一袋牛奶(200毫升)需要10個浴缸體積(3000升)的淨水, 15毫升沙拉醬、200醬湯、200毫升土豆牛肉湯分别需要13個、4.9個和6.6個浴缸的淨水。
節約糧食,有利于保護水生态。國際上公認的地表水合理開發利用率是30%,超過這一比例則影響生态環境。然而,研究顯示海河、遼河、黃河流域的最大允許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49%、29%、39%,黃河流域接近80%,海河、遼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超過了100%。在用水結構中,農業是大戶,2019年全國農業用水占用水量的61%,在北方一些幹旱、半幹旱省區這一比例超過了70%,新疆農業用水占總引水量的95%。因此,節約糧食就相當于通過節約農灌用水支援生态用水。
我們的節約教育不止要強調“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也需要算好節約糧食的環境賬和經濟賬,對糧食浪費行為的環境代價和節約行為的環境貢獻有清楚的認識,這樣才有助于推動全社會樹立節約意識,共建生态文明。
來源: 中國環境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