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成立了“五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編寫《五項管理冊》,從管理層面統籌規劃、教學層面精準施策、學生層面全面落實,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作業布置: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
作業類型:減少基礎知識鞏固作業,增加“思維導圖”式的歸納整理作業、知識運用作業,将單科知識統籌整合進項目式學習中。
作業形式:多樣化、興趣化。
作業檢查:教師做到全部批改和面批面改,幫助學生糾正錯題,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
培養良好作息:開展學生睡眠管理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睡眠計劃,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
監督完成情況:生活部監督學生睡眠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睡眠動态,力求保證小學生平均每天睡眠時間達到 10 小時、初中生達 9 小時、高中生達 8 小時。
關注學生狀态: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及時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态,對睡眠不足的學生及時提醒、與其溝通,共同營造溫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環境。
住宿生:住宿生攜帶手機要家長書面提出申請,經學部研究同意,由學校統一管理,禁止将手機帶入課堂、寝室等。
走讀生:對于極少數走讀生,嚴禁學生攜帶手機以及手機附屬設備(充電器、充電寶、耳機等)入校。
如遇突發情況,家長可随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系,住宿生家長晚上也可與生活部取得聯系 ;學科教師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方式:利用讀書節等活動,倡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書香氛圍。引導學生不局限于某一領域或某一類别,自覺閱讀,在廣泛的閱讀中充實自己,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文素養。
目的:培養學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終培育人的人文素養。
課程/活動:體育與健康課程、體育節、陽光體育活動、體育社團課、課内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班團隊活動、家校協同聯動。
方式:以課程标準為準繩,逐步養成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 ;注重學科整合,将體育與音樂、舞蹈融合,增強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運用遊戲、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方式和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目的: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素養,增強體質健康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培育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所需的和全面發展必備的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
綜合 | 《時代教育》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