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準備自己的畢業論文時,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學校不同,學術等級不同,自然而然,具體要求也就不同,一般而言,本科,碩士,博士,其論文難度逐級遞升,博士對論文的要求最多,難度也最大。而在整個論文框架中,研究方法的相關内容正是其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也是許多人難以理解,無從下手的盲點,對于總是被教授挂在嘴邊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也不甚了解,到最後還需要反反複複地進行修改。
為了解決同學們的這個難題,今天小編就帶來了一期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全面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釋義
01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與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相對的概念,定量研究着重考察和研究事物的量,要求用專業的數學以及統計工具對事物進行數量的分析,這就叫做定量的研究,也稱量化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一種基本研究範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
定量研究,顧名思義,就是以數字化符号為基礎去測量。定量研究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特征按某種标準作量的比較來測定對象特征數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由于其目的是對事物及其運動的量的屬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定量研究與科學實驗研究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科學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實驗法而産生。
定量研究以數據作為基礎,一般運用統計方法(抽樣調查等)來收集數據,然後對數據進行梳理,分類,再重新進行分析,可以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例如因子分析,線性分析等。
02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指通過發掘問題、理解事件現象、分析人類的行為與觀點,從而對課題進行研究。
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來定義問題或處理問題的途徑。具體目的是深入研究對象的具體特征或行為,進一步探讨其産生的原因。如果說定量研究解決 “是什麼” 的問題,那麼定性研究解決的就是 “為什麼” 的問題。
定性研究通過分析無序信息探尋某個主題的 “為什麼”,這些信息包括各類信息,如曆史記錄、會談記錄腳本和錄音、注釋、反饋表、照片以及視頻等。與定量研究不同,它并不僅僅依靠統計數據或數字來得出結論。它也有像 “紮根理論”、“人種學” 等正式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在一群小規模、精心挑選的樣本個體上的研究,該研究不要求具有統計意義,但是需要憑借研究者的經驗、敏感以及有關的技術,有效地洞察研究對象的行為和動機,以及他們可能帶來的影響等。
定量研究VS定性研究
01
概念不同
定性研究
:
研究者通常運用曆史資料,文獻,采訪,觀察等方法獲得研究和參考資料。
定量分析
:
以數據為基礎,通過對數據的比較以及深入分析來驗證猜想。
02
理論基礎不同
定性研究
:
價值判斷
定量分析
:
事實判斷
其實,這兩種研究方法的根本區别,是理論基礎的不同,定性研究以解釋學,現象學,以及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而定量分析則是以實證主義的方法論為基礎,它源于經驗主義哲學,主要強調客觀性,現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事物之間必然存在内在的邏輯因果關系,因此,此種方法格外要求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等。
03
研究工具和方法
定性研究
:
研究者本身進行調查,采訪等。
定量分析
:
以量表,調查表等工具進行測量問卷調查等方法。
04
特性
定性研究
以自然情境為直接源泉
描述性的
具體的
對過程更加敏感
傾向于對資料進行分析歸納
需要與研究對象密切接觸
集合論和邏輯學
分析原因、意義
定量研究
應用量化的方法(量表,問卷,或實驗)
演繹法
抽象的
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相互獨立,彼此分離
數據統計和概率論
分析頻率
05
特性
定性研究
定性分析較為靈活,能夠根據社會成員的動機和主觀意義理解把握和分析事物的本質特點,相較而言,最後得到的結果深度較強,使用開放式的探索方式,能夠深度挖掘潛在的信息。
但定性分析也不是沒有缺點,它總是立足于典型的個案,研究的樣本數量不夠多,不夠完善,其最後得出的結論普遍性較弱,甚至于有時研究者過于沉浸于情境中,思維方式主觀性較強,可能得出錯誤結論。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得出的結論精确度較高,邏輯嚴密,普适性更強,也更加科學和客觀,并且立足于數據,準确性較高。
定量分析的局限性在于其數據廣博,但深度不夠,缺乏對深層動機和過程的分析了解,在衆多的因素中,如何能确定兩個變量之間的因果,邏輯關系,這也是一大難點。
如何選擇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優缺點不同,因此在選擇研究方法時,我們需要以研究課題的性質為基礎,明确兩個研究方法的特性,再進行選擇。
一般來說,當研究者研究一個事物的原因,以及其深入的意義時,需要采用定性研究。
當研究的主題與人們的主觀體驗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關,我們需要着重分析它的問題,意義,解決方法時,選擇定性研究較為恰當。
當我們的課題重點是兩個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邏輯關系時,我們可以運用定量研究,以大量的數據為基礎和依據,再使用各種統計和數學分析方法進行要素的分析,理清隐藏其中的因變量和自變量,得出最終結論。
事實上,在如今的學習中,很多馬來西亞院校也會要求學生使用混合式的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其實,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隻是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的層面對同一事物進行本質的研究,這兩者的指導思想和操作手段不同,因此,也将研究的重點放在了本質的不同側面上。
将這兩種研究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可以相互印證,對主要因素進行更加精确的篩選,所得出結論的可靠性也更高,它超越了傳統的量化與質性方法範式之間的争論,以全新的理念對研究對象進行審視,本質與量化的研究相互支持相互補充,能夠更深層次的進行研究和分析。
在馬來西亞的學習中,定性研究主要要求運用訪談等手段,采訪專家,學者等在相關問題研究領域有着獨到見解的人,運用 NVivo 等軟件進行資料的歸納和整理,分析,得出主要因素。同時運用定量研究進行有效數據的搜集,以 SPSS 等數據統計軟件為工具,導出數值,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數據分析方法,分析信度,效度,以及相關性。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論文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它将支撐整個論文的框架和體系,并對猜想做出驗證。在這一點上,同學們完全可以和導師多溝通,多交流,獲取更多的寶貴意見。在選擇研究方法時,也要以自己的課題和研究對象為依托,認真思考,再做出最終決定。最後,希望同學們的論文都能順利通過,取得佳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