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13:20:22

即使沒有望遠鏡,你也可以在夜空中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他們是什麼呢?下文将會向你闡述如何區分行星,恒星,國際太空站和其他天體。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夜空中一顆會移動的星星)1

幾天前的夜晚,我和我的家人在後花園躺着,擡頭凝望星空,盼望着一場流星雨。就在我們在等待象征災難的火球從天而降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其他有趣的光束,其中的一些比真正的流星雨還要吸引我的孩子們。因此,今天我想來談論關于你在夜空中能看到的一些東西,并且說明如何來區分它們。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夜空中一顆會移動的星星)2

當你擡頭凝望夜空時,最常見的其實就是星星。對這些星星而言,最整齊的方式之一則是它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顔色出現。一個星星的顔色取決于它的溫度。紅色星星的溫度低于橘色星星,橘色低于黃色星星,以此類推:黃色低于白色,最後溫度最高的則是藍色星星。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夜空中一顆會移動的星星)3

因為地球的大氣層似乎使這些星星閃爍,所以去分辨他們真正的顔色并不容易。但是,由于獵戶星座是一個大多數人可以準确定位的星座,所以當你下一次看到他時,看看在他左肩位置上的星星。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注意到一顆叫做參宿四的紅色恒星。與之相比,獵戶星座的‘右腳’,參宿七,則發出淡淡的藍光。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夜空中一顆會移動的星星)4

行星

在夜空中的另一個常見的景象是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的出現。在文章“是恒星還是行星”的一個篇章中,我提到過一些方法去區分恒星和行星,以及一些辨别不同的行星的技巧。然而,确定你在天空中看到的光是行星而不是恒星的最大線索是行星通常不會閃爍,而恒星會。行星也會沿着固定的軌道運行,在可預測的時間點升起,以接近太陽運行的軌迹在天空中運行,然後再次落下。關于恒星和行星差異的更多信息,可以在在“是恒星還是行星?”這篇文章中查找。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夜空中一顆會移動的星星)5

那不是月亮….而是一個太空站

如果你選擇了恰當的觀測時間,你也許也能足夠幸運去瞥見國際太空站圍繞着地球快速運轉。國際太空站(簡稱ISS)是幾個國家間多部件合作努力的結果。每個部件組裝在一起的過程就像堆積一套樂高積木….

這種組合式的設計允許空間站的部件從1998年起逐漸地一片一片的被發射到太空中。這些部件随後在太空中被組裝起來,同時每年都會有更多的部件被加進去。盡管最後的部件直到2013年末才到位,但是從2000年的11月起,空間站就在一直持續不斷的運行中。目前(2013年)國際太空站的大小大緻相當于一個美國足球場。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夜空中一顆會移動的星星)6

國際空間站的軌道被認為是“近地軌道”,每天的高度在300至400公裡之間變化。國際空間站以大約每小時2.7萬公裡的速度繞地球快速移動,每天完成15次以上的完整軌道,比F-16的最高速度還要快11倍。

國際空間站以一束明亮光的形式出現,并且快速的從西到東劃過。行星通常會以更近的距離出現并且伴有一些閃爍光芒,而國際太空站則是一束明亮光并且移動的相對快速。

如果你看到了一些你認為是國際空間站的東西,但并非十分确定。那麼,你可以使用類似于“國際空間站追蹤器“這樣的網站去查詢太空站的當前位置。這個網站同樣也可以幫你規劃什麼時間你可以觀察到太空站經過你所在的區域的上空。

銥星閃光和其他太空垃圾(太空碎片)

如果你看到了一個暗淡的星星從空中緩慢劃過,也許你正在看到的是從人造衛星上反射的太陽光或者是一片太空碎片。隻要是人類所經之處,就必然會有垃圾出現。目前(2013)在太空中就有數以萬計的人造物體漂浮在地球周邊。它們大多數來自不活躍的衛星或各種執行太空任務時遺棄金屬碎片,這其中隻有幾百個是能夠被人眼看到的。

消失的小行星被發現(夜空中一顆會移動的星星)7

在這堆太空垃圾中,有一組著名的衛星叫做銥衛星。這組衛星的設計包括了3個高反光闆,它們經常将明亮的陽光反射到地球。這種反射現象被稱作“銥耀斑”

即使這種現象是以銥衛星命名的,但它是一個術語,可以描述任何衛星在亮度恢複到正常水平前突然出現“爆發”的現象。所以在你擡頭凝望星空時,如果你瞥到了一束移動的昏暗的光線突然變亮了幾秒鐘,然後似乎再次逐漸黯淡,那麼很有可能它是一個銥耀斑,但是不一定來自銥衛星。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quickanddirtytips-廾匸- Lee Falin PhD

如有相關内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内聯系作者删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