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劉備能成功,不得不說是漢末社會的一個奇迹。雖說是帝王之後,但年代久遠,等到了劉備的上兩代,家道早已中落,其實也就是一草根。父親死後,劉備隻能與母親一起賣草鞋度日,連讀書都需要族人資助。可見早年過的并不如意。或許就是因為長期處于社會的底層,劉備也得到了各種各樣的磨練,無論是待人接物、為人處世都有自己的一套,看人更是一絕。可以這麼說,他的眼光很準。
不過,就算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有一次,劉備居然看走眼了。這便是本文要将的内容。故事的出處是《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蜀記》,不過真正記載這個故事的則是著名的諸葛亮腦殘粉郭沖。這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劉備占據益州後,達到事業的巅峰。曹操心存恐懼,于是派了一名刺客前來行刺。大概是這個刺客口才極佳,不但很順利地見到了劉備,而且談論起天下局勢時也是頭頭是道,深得劉備的喜愛。首次見面,劉備就動了将其招入麾下的念頭,警惕性也就蕩然無存了。
刺客一見劉備放松了警惕,心中大喜,趁機接近劉備,企圖近距離将其刺殺。不曾想這時候諸葛亮突然進來。刺客一看到諸葛亮,立刻慌亂起來,這自然也就讓諸葛亮所察覺。此刻一見形勢不對,提出去如廁,起身離開。
此時的劉備渾然不知。等此刻離開後還在滿心歡喜對諸葛亮說道:“剛才那位可是個奇人啊!我正在想辦法讓他投入咱們的隊伍,專門輔佐你處理政務。”諸葛亮也沒好意思揭穿劉備,先是問道:“這人現在去哪兒了?”等過了一會才說道:“我看此人神色慌張,視線遊離,奸像畢露,内藏不軌之心,一定是曹操派來行刺你的!”之後又立即命人去找,才發現此人早已翻牆逃走。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刺激,頗有荊轲刺秦王的味道。不過,裴松之在将此故事注引到《三國志》後卻附上了自己的看法:
大凡刺客,都是空手博虎、徒步渡河的人,有勇無謀,莽撞冒險之輩。劉備向來以知人著稱,能打動他的,一定不是普通人。而且劉備還想讓其輔佐諸葛亮,更說明此人的才能。像這樣的人很少有做刺客的,就算他想去,一向愛惜人才的曹操也不肯。而且此人并沒被抓,回去之後必将成為曹魏的顯貴,但翻遍資料都不見其人,這真是一件怪事。
故事講完了,揭曉謎底。這個成語叫做:暴虎馮河。這裡提醒一下,這裡的馮,不念feng ,而是念ping。另外再說明一點,這個成語并非出自裴松之,而是曆史悠久。最早見于《詩經·小雅·旻天》:“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而在《論語》中,這個成語才定型,原文是這樣:
“子謂顔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最後在說明一點,為什麼說這是個套路呢?起因出在郭沖身上。剛才提過,郭沖是個諸葛亮的腦殘粉,曾著有有名的“郭沖五事”,像空城計就是其中之一,寫的都是諸葛亮的威風事兒。故事的确威風,但卻都是假的。這便是郭沖的套路:為拔高諸葛亮而不惜捏造事實。其實,諸葛亮的偉大并不需要郭沖用這種方式來證明,他是好心辦了壞事,忽悠的隻是不明真相的群衆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