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神奇動物2》的上映成功又引發了一波讨論《哈利波特》的熱潮。在小編眼裡,《哈利波特》講的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救世主的故事,讓讀者贊歎的是書中描述的各種瑰麗的場景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
主角哈利年幼時父母雙亡,卻命中注定要對抗所有人都無法對抗的大魔頭。在這個過程中他收獲了友情、愛情以及親情,經曆過背叛和算計的他也逐漸變得更成熟。鄧布利多一直引導着哈利,他教哈利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更教他如何去戰勝伏地魔。
鄧布利多告訴哈利要徹底打敗伏地魔就必須摧毀魂器,否則伏地魔就有東山再起的本事。伏地魔一直通過殺人來分裂靈魂制造魂器,他一共制造了七個魂器。前六個是他有意識地制造的,分别是:伏地魔年輕時的日記本、馬沃羅·岡特(伏地魔外祖父)的戒指、斯萊特林的挂墜盒、赫奇帕奇的金杯、拉文克勞的冠冕、納吉尼。
伏地魔一直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他推崇純血統,自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他選擇的載體要麼是對他自己有重要意義的東西,要麼就是在魔法界中具有一定價值的東西。在伏地魔制造第七個魂器前,他先選擇殺死命中注定的對手,也就是哈利。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肉體被自己的咒語摧毀了,一部分靈魂附到了哈利身上,所以哈利成了第七個魂器。
但是實際上伏地魔自己也不知道第七個魂器的存在,不然他不會一直想方設法殺了哈利。在最後一場大戰中,哈利從斯内普的眼淚中得知自己是第七個魂器。這意味着隻有自己死了才能真正地消滅伏地魔。
人類對于死亡一直有一種未知的恐懼,長生是古今中外很多人共同的願望,伏地魔選擇分裂靈魂制作魂器也是有這個目的。而哈利當時才剛剛成年,他才剛剛找到愛人和摯友,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值得他留戀的人和事。但是身上的責任和大局讓哈利不得不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
哈利雖然赴死的時候很坦然,但是他心裡也是有一些害怕的,不然他不會用複活石召喚出他已經去世的親朋好友。這些逝去的靈魂告訴哈利死亡并不疼,并給予哈利勇氣,讓他坦然面對死亡。
當哈利前去赴死的時候,他其實已經看透了生死了,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是為了值得人而奮鬥,如果死亡可以帶來同樣的效果,那麼死亡也就變得有意義和無所畏懼了。
也是因為看透了生死,所謂的強大的魔力和權力都變得不值得一提,所以哈利在大難不死突然間就想明白了一切,他戰勝了伏地魔,并且在之後放棄了另外兩件死亡聖器。這意味着哈利放棄了所謂的“永生”,頓悟之後才會明白欲望真的不值得一提,平凡也是一種福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