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音箱的材料:在揚聲器發聲的時候要求音箱不産生振動。如果認為音箱和揚聲器共振那就完全錯了。由于要求音箱不振動,箱壁材料就要有良好的剛性,輕質材料是不适合做音箱的。音箱材料一般選用18毫米以上的優質密度闆或多層闆制作,當然也有極少數音箱采用整塊原木制造,但由于原木闆在加工處理時要求很高(因為原木随時間的推移會産生縮水或變形)且加工工藝也複雜,材料時浪費大,同時原木材料做音箱其箱體内的阻尼系數不如密度闆好,所以還要在箱體内作一定的阻尼處理,給予上述原因其制造成本也相當的高,隻有少數有實力的廠家才會做一些高檔的小型書架箱而且産量也很少。
三、吸音材料:音箱内部必須放置吸音材料,在導相式音箱内壁一般要貼一層10毫米以上的吸音材料,在密閉式音箱内要放置一整塊或一包吸音材料(由于密閉式箱極少這裡不多介紹)。吸音材料一般用腈綸棉、蜂窩狀的海綿、礦棉、毛氈等其作用是吸收揚聲器後面聲波中的中、高頻聲音提高聲音清晰度,對低頻進行諧振控制,還可以進一步壓低諧振峰。四、分頻器:在具有高低音單元的二分頻音箱中,為使高音單元隻得到高音信号,低音單元隻得到低音和中音信号,就要采用分頻器。分頻器中電容的作用是隔低頻通高頻。電感的作用是通低頻隔高頻。電阻的對高頻信号起衰減作用,防止高音太亮太刺耳。五、導相管:導相管作用是揚聲器向後輻射的聲波通過音箱内部反射後從導相孔出來,其中低頻成分的相位就會和揚聲器前面的聲波相位接近甚至相同這樣就加強了中低音和低音的強度。導相孔的形狀有圓形、方形、橢圓形、号角形等多種多樣。有的安裝在音箱的正面,有的在反面,甚至在側面和下面。如果導相孔的開口在後面和側面的,那在音箱擺放時應與牆面保持一定距離,否則對聲音會産生不良影響,如聲音發悶渾濁等。六、音箱的結構與特點:音箱從結構形式上分,可以分為書架式和落地式,前者體積小巧、層次清晰、定位準确,但功率有限,低頻段的延伸與量感不足,适于房間不大,欣賞以純音樂和人聲為主的音樂愛好者。後者體積較大、承受功率也較大,低頻的量感與彈性較強,善于表現磅礴的氣勢與強大的震撼力,特别是播放影片和交響樂等。但做得不好層次感與定位方面會略有欠缺,而且需要較大的聽音環境。七、音箱的功率:音箱一般都會标有功率範圍,如10W-200W就是指推動這對音箱的最起碼連續功率是10W,隻有達到這一功率,音箱才進入最佳狀态,指标也才達到所标的要求。而200W是指音箱所能承受連續的最大額定功率,超過這一功率就可能燒毀單元。八、音箱的阻抗:音箱的輸入阻抗其實就是揚聲器單元的阻抗,一般以1KHz交流信号為測試标準,在實際應用時揚聲器的阻抗并不是固定的,它會随聲音頻率的變化而變化,當頻率越高其阻抗也大,頻率越低其阻抗也會略微下降,但不會低于揚聲器單元的直流阻抗,如一個8Ω阻抗的揚聲器它的直流阻抗一般在7Ω左右。音箱的阻抗一般是8Ω、6Ω、4Ω。低于8Ω的是低阻抗,高于等于16Ω的是高阻抗音箱,在民用産品中音箱的最低阻抗一般不會低于4Ω。在使用同一台功放并且輸出功率相同時,低阻抗的音箱可以獲得較大的輸出功率,但是阻抗太低了又會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這種情況在功放功率不足,輸出電流偏小時特别明顯。所以這項指标雖然與音箱的性能無關,但最好還是不要購買阻抗過低的音箱,推薦值是8Ω或6Ω,否則對于功放的搭配要求較高。九、音箱的靈敏度:音箱的靈敏度的單位是dB,靈敏度每差3dB輸出的聲壓就相差一倍,一般以87dB為中靈敏度,84dB以下為低靈敏度,90dB以上為高靈敏度。靈敏度的提高是以增加失真度為代價的,所以作為高保真音箱來講,要保證音色的還原程度與再現能力就必須降低一些對靈敏度的要求。但不能反過來說,靈敏度高的音箱音質一定不好而低靈敏度的音箱一定就好。靈敏度低的音箱功放難以推動(要求功放的貯備功率較大)。所以靈敏度雖然是音箱的一個指标,但是它與音箱的音質音色無關。
十、頻響範圍:音箱的頻響範圍是指能夠重放最低聲波頻率與最高聲波頻率之間的範圍,如某對音箱的頻響範圍是45Hz-20KHz,那就說明該音箱能播放出最低45Hz的低音到最高20KHz的高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