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地藏經修一年後的感應

地藏經修一年後的感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7:47:39

~saying

七非先生課堂在講《八大菩薩傳》,分析角度直指人心,讓人拍案叫絕,群友們個個聽地如癡如醉,太精彩了,沒有詞語能形容,今天分享一篇社群裡學員的聽後感。

01【人天福報也是“心性到能量到名相”】

現在聽“先生”(後文專指七非先生)的《破相論》、《金剛經》、《文殊智慧寶劍》、《五加行》……啥課程聽着都可入睡。上午看到有同學提到“了凡四訓”,覺得要寫寫那些睡之前于半夢中聽到的部分,算是瓦礫于後,幾段聽後的碎碎念。

由于聽課即入睡,幾次後,終于聽完了《地藏菩薩傳02》,聽先生的話,簡單翻了翻《地藏經》,因為之前讀過,屬于重溫。在先生的講解下,我有了蓦然回首的清晰感。

後文一直在說“心性能量的如何啟用和各種名相的呈現”,一大部分在講如何住相布施得人天福報,如何玩有為法。太多讀《地藏經》的人求的就是這個“因果”,人家當然和你講這個,和人家法師講的内容沒啥關系。求相得相,如是心如是相,告訴你的也算是“發家緻富”的方法。

無論在佛經的經書裡,還是在現實生活中,你看那些受各種苦的其他道裡的有情衆生,一樣是受報完畢繼續輪回,受的過程中就沒有覺悟的嗎?我想有很多覺悟的機會,不是叫做地藏無盡藏嗎!大多數是善知識出現在眼前不認識。不過,人家不想覺悟隻想玩玩人天福報也無可厚非。

02 [地藏王大菩薩,請你趕快立地成佛]

“地藏王大菩薩,請你趕快立地成佛”這是我讀《地藏經》的最大感受,有覺才有受。你們說這地藏王菩薩是菩薩性,發的菩薩願,所以他就是菩薩果。所以什麼見地就什麼果。于是我就生了一念,希望讓地藏王菩薩趕快成佛。

佛法談因果,談的是見和地的因果,都是非常嚴密的。恐懼某些法師們說的讓你擔憂的因果和簡單的所謂的孝道道理嗎?如果這樣簡單解讀《地藏經》,你真是傻透了,要以孝道這個相回觀自己,以相入性,才是王道。因為恐懼是沒有用的,事情的本來邏輯就是這樣的。因果在凡夫位就是因果,恐懼是頭上安頭。

而且你一直都是在因果邏輯下承受着的,你以為自己逃脫過這個嗎?沒有。你隻是不知道、不承認、不善用這個而已。善用的人經常是個大魔王。

你恐懼因果,向外攀援求解,要找安全感對不對?所以紅包就來啦,這個操作可以拿來紅包,嘿——這個願力還真強,背後的運動還真是“見”和“地”的關系。

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着相而求的世界,如聾作啞,聽得到的還是六根六塵的交互,真東西你根本沒聽見。所以無盡着相、無盡陪伴是地藏王菩薩的性,說的還真是“先生”哈。

一定超越自己當下的迷,于自己的執着,實現生命超越,才是覺

生命能量的無量層次中,婆羅門女在這個層次:“相法之中,不追求名利和權力,不喜世間,喜歡精神超越,心生敬仰如來智慧德相,拜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是超越妄想執着性的、超越名相的心性能量的有為法,追随的是‘如來智慧德相’的這個性。因此行住坐卧,諸天為護”。什麼意思啊?就是你真的相信你拜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你透過粗大婆娑相“看”到了如來智慧德相,你相信它,你的願力就諸天護持了。

但是無量無邊的相,背後是因為有無量無邊的各自精彩的心性呈現,所以無量世界無邊佛,而不是隻成一種或者幾個狀态。千佛世界有些少,人人即佛不算多。所以你看看我們的日常,經常拿着雞毛當令箭,滿大街地宣揚自己的無知,看着真是無奈。

03 [Hi,向實叉難陀緻敬]

實叉難陀,他的名字經常在經書中看到。人家老先生是翻譯《華嚴經》和《楞伽經》的,《地藏經》也出自他手。他翻譯的《華嚴經》我還是很愛的,這個《地藏經》簡直了!他是怎麼翻譯出來的?我讀着經常覺得慘不忍睹,讀不下去,他還翻譯出來,實在太偉大了。你看他的譯文說: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每個人本自具足,能生萬法。結果我們去寶山撿了個毒蘑菇回家煮湯喝了。我們不停地抱怨說這山不太善良,遇到的也不是什麼明師,那些同行的也不咋聰明。我們找了一堆又一堆的理由,就是沒考慮自己的心。如是心如是相。

自己不會做主時,就由各種念鬼來做主。我們所有的不如意,所有的未實現,所有的不自由,首先源自我們的“見”不到位,所以經常落到的“地”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世界的很多規則都是盲人給盲人制定的,以盲導盲,所以祖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回頭再看《地藏經》,簡直就是描述婆娑世界的原型微小說,所以《地藏經》是婆娑世界運作的說明書。

04 [每一念都是佛下生的地方]

你的心心念念其實都是能讓你産生覺悟的那一個點,下生你的覺悟的那個點,每一個點都如此,這樣就成為‘利’,利益的利。基于有為的每一個因緣點,佛就是從這些地方誕生出來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佛的母親去世後就往生到忉利天了,就是因為佛的母實際上不是隻是簡單指那個印度的摩耶夫人,你的佛的母就是你的密密麻麻的每一個心念,成你的是這個心念,而這個心念本身是不具備解脫性的,所以所謂的佛借這個緣為母說法,就是在心念層面上再行解脫,這叫成就自性佛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這就叫上忉利天為母說法。

于一毛一渧之間都完整地跟你關聯在一起,因為都是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放到後天的時候,有時候叫你的願力,有時候也叫你的業力,都是這個東西,一模一樣,就叫末法托付。每一個點都是能夠生長你的資糧、智慧、慈悲的這個點,每一個點都叫地藏點,這才叫真正的更深入的“安忍不動,猶如大地”,生養一切的,怎麼交互都是這個東西在生養,然後叫‘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先生”這段話說的太透徹了,我就受用了!

我想加強的是:地藏王菩薩還在“大迷”裡,在那個根本無明裡。你不能會得的時候叫業力,你超越業力的時候叫願力,你深入願力的時候叫本願力。然後立地頓超,你就可以回到“佛”,号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

生成後天和先天的那個叫根本無明,這個是真“迷”。力量太巨大,因為它造作了三千大千世界,造作神通無礙,這個迷性叫做菩薩性。因為菩薩是個覺有情,覺得有衆生可度。這個覺不稱為大覺和本覺,是叫覺照,隻是覺成的相或者叫做覺在鏡子裡的影子。

05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歸到自己這裡來,體驗受用他,才是真的。

什麼正法?掉在河裡,當下自己就能遊出來。

什麼是像法?掉在河裡,學習模仿别人遊泳,然後救了自己。

什麼是末法?掉在河裡,不知道怎麼自救,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斷攀援越陷越深。

看看人家“先生”舉這例子,簡單,透徹,一語中的,智者的通透感哈~給贊。

怎麼實踐啊?“見”清晰後,要“落地”,要不斷地“行持”,逐漸去除習氣,回歸正覺。佛佛本就一直和我們同呼吸,共命運,因為我們自己把它隔絕在了十億國土之外。

所以,打開自己那鐵圍山,讓佛性閃閃發光吧~

本文選自七非先生社群的學員“八大菩薩之地藏王菩薩”課堂的作業分享

本公衆号發布的所有内容版權歸發布者與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實施:使用、轉載、複制、修改、翻譯和傳播等侵權行為,違者必究。

八大菩薩僅僅是端坐在廟堂上的雕像嗎?

它們與我們的心性的關系是什麼?

人人學佛,都想成為佛菩薩,

但是方向對嗎?在操作上又有沒有方便?

請聽七非先生的八大菩薩傳

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入【八大菩薩傳】

地藏經修一年後的感應(地藏經要教你世間孝道)1

與七非先生一同

實用佛學,造福身心請掃碼添加小自在進入七非先生學習社群,遇見更多精彩…

地藏經修一年後的感應(地藏經要教你世間孝道)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