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納鐵三世錦賽,苗浩獲得男子30歲至34歲年齡組冠軍。 受訪者供圖
鐵人三項,包括遊泳、自行車、跑步三個小項,根據距離不同又可分為标鐵、半程大鐵、大鐵,對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意志力都是極緻的考驗。以往的國際賽事,中國選手取得的好成績并不多,時間來到2022年,中國首位職業鐵三選手苗浩接連創造曆史,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鐵人三項。
鐵人三項小項
1.奧運标準距離(标鐵)
遊泳1.5公裡 自行車40公裡 跑步10公裡
2.IRONMAN 70.3賽事(半程大鐵)
遊泳1.9公裡 自行車90公裡 跑步21.1公裡
3.IRONMAN賽事(大鐵)
遊泳3.8公裡 自行車180公裡 跑步42.195公裡
5月8日,西班牙,在IRONMAN(大鐵)馬洛卡站比賽中,苗浩以8小時29分56秒的成績獲得季軍,并創造新的大鐵亞洲紀錄。10月9日,美國夏威夷,2022年科納鐵三世錦賽結束,苗浩以8小時41分11秒獲得男子30歲至34歲年齡組冠軍,創造中國選手在該項賽事的最好成績。
這隻是苗浩職業生涯的前兩場大鐵比賽,他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将中國鐵三提升至新的高度。10月10日,遠在夏威夷的苗浩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談及過去5個月的出色成績,他非常謙虛,“我到現在隻參加了兩場大鐵比賽,訓練和比賽中都在不斷學習、摸索,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我希望腳踏實地,一步步完成制定的每個目标。”
圓夢
逆轉獲年齡組頭名,創中國選手最好成績
對于所有鐵三運動員、愛好者來說,參加在夏威夷科納島舉行的鐵三世錦賽是終極夢想,苗浩也不例外。練習鐵人三項超過15年,其間從專業隊運動員轉型成職業選手,34歲的他終于在幾天前圓了夢。
10月1日,當所有國人開始歡度國慶假期時,苗浩告别家人、朋友,從北京出發,踏上世錦賽之旅。
出國參賽并非易事,苗浩要快速調整時差,鐵三自行車還需要單獨托運,且沒能同期抵達比賽地。好不容易開始在當地适應性訓練,自行車爆胎等問題不斷出現,當地的食物吃不慣,他和教練隻能到超市買食材,回到住處自己動手做飯。
短時間内克服各種困難,調整好比賽狀态,苗浩于北京時間10月9日淩晨踏上科納島的賽道,依次挑戰3.8公裡遊泳、180公裡自行車和42.195公裡跑步。這場漫長的比賽比苗浩想象中更加困難,尤其是自行車和跑步,科納島當天的風非常大,賽道沿途幾乎沒有遮擋,随着比賽進行,氣溫也越來越高。
苗浩在180公裡自行車比賽中。 受訪者供圖
苗浩屬于男子30歲至34歲年齡組,遊泳項目用時52分23秒,自行車項目用時4小時41分49秒,均排在年齡組前幾名。但他比賽的大部分時間裡并不清楚排名,直至跑步項目開始階段,賽道旁的教練才告訴苗浩:“你前面有6個人,和年齡組第一名差了13分鐘左右。”
對于志在站上領獎台的苗浩來說,當時的競争形勢并不是特别有利,好在教練帶來了好消息,“你的配速比前面的所有人都快。”苗浩這才心裡有了底,“聽到教練的這句話,我非常有信心,覺得可以追上年齡組名次靠前的所有選手。”
42.195公裡的全程馬拉松,苗浩一步步縮小與身前選手的差距,反超了一個又一個競争對手,跑步過程中,信心滿滿的他還和教練說了句,“這次看看能不能弄個大的。”最終,苗浩得償所願,在最後幾公裡成功逆轉,成為同年齡組第一個沖過終點的運動員。
苗浩不僅成為年齡組冠軍,還創造了中國選手在科納鐵三世錦賽上的最好成績。興奮在所難免,但苗浩很快平靜下來,“比賽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和挑戰,我對成績還算滿意,基本完成目标。走下領獎台,所有的成績、榮譽都歸零。”
苗浩在馬拉松比賽中實現逆轉。 受訪者供圖
曆程
鐵三全國冠軍,轉型3年踏上大鐵賽道
為了職業生涯的首場大鐵比賽,苗浩備戰了3年,如果說參加科納鐵三世錦賽是圓夢,那苗浩的追夢之旅則長達15年甚至更久。
1988年出生,苗浩小時候最早接觸的體育項目是遊泳,從興趣班到業餘體校,再到河北省遊泳隊,他曾是遊泳項目的國家一級運動員。一次偶然的機會,苗浩接觸到鐵人三項,并加入八一鐵人三項隊,雖經曆過無數的傷病,有過低谷期,卻也拿到過全國冠軍。
專業隊時期,苗浩參加的大多是奧運标準距離的鐵人三項比賽。2018年,他從專業隊退役,放棄了機關單位的穩定工作,于2019年轉型成為中國首位職業鐵三選手,訓練和參賽重心轉向長距離。
轉型不久,苗浩便接連在70.3英裡的半程大鐵比賽中創造佳績。2019年IRONMAN 70.3(半程大鐵)柳州站,他成為該項目首位突破4小時的中國選手,2020年在陽朔舉行的半程大鐵比賽,他再次刷新個人最好成績,并創造當時的半程大鐵亞洲紀錄。
不同于專業運動員,職業鐵三選手一切都要靠自己,收入靠比賽獎金和贊助商,訓練要自己找教練,訓練計劃和日常的飲食營養都要自己控制。過去近3年,大部分比賽延期或者取消,為了備戰首場大鐵比賽,苗浩的訓練遭遇了重重困難。
比賽的距離和難度加倍,苗浩日常訓練的時長自然也要增加,訓練内容更加側重于有氧運動。苗浩每周的訓練時長基本在22小時左右,其中遊泳4到5個小時,跑步的時長相對較少,自行車訓練的比重最大。
苗浩的訓練地點在北京,受多種因素影響,他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到距離較近的遊泳池訓練,跑步訓練是在住處附近的一條沿河直道往返,自行車訓練則主要在家裡,在騎行台上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
苗浩非常慶幸有過豐富的專業隊經曆,他不僅積累了很多科學的訓練知識,也從中學到了不放棄、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他非常感謝教練、家人、朋友的支持,有了身邊人的幫助和鼓勵,他才從漫長、枯燥的訓練中堅持了下來,才有了今年兩場大鐵比賽的出色成績,“沒有他們,我不可能安心訓練、順利完賽。”
家人的鼓勵和支持是苗浩堅持下來的動力。 圖/苗浩微博
動力
家人是最大動力,“新人”永遠保持進取心
無論是今年5月在西班牙創造大鐵亞洲紀錄,還是這次在夏威夷站上科納世錦賽領獎台,苗浩最牽挂的始終是身在北京的家人。苗浩直言,家人是他堅持參與鐵三項目的“原動力”,每當遇到困難時,妻子和兒子是他最大的動力。
苗浩與妻子邢小美相識于2012年,當時苗浩還是專業隊選手,邢小美是一名記者。确立戀愛關系後,在苗浩的支持和鼓勵下,邢小美也開始參與鐵三運動,并于2015年首次參賽,且逐漸成為業餘選手中的佼佼者,甚至在2017年IRONMAN 70.3世錦賽中順利完賽。
2018年,兩人步入婚姻殿堂,并很快迎來了兒子“小面包”。出征科納鐵三世錦賽前,3歲的小面包其實還不懂鐵人三項是什麼,他用稚嫩的聲音給苗浩加油,“爸爸你可以哒。”邢小美雖然沒有一同前往夏威夷,但在苗浩賽前和比賽期間一直和前方保持溝通,近40個小時幾乎沒有休息。
“比賽期間,我遭遇了很多問題和挑戰。但我牢記着出發前兒子說的話,反複告訴自己,我可以的。家人真的是我堅持下來最大的動力。”苗浩說。
以前,黨琦、李鵬程等鐵三選手曾多次在國際賽場創造中國選手的最好成績。現在,外界的目光逐漸聚焦到苗浩身上,他本人卻非常謙虛,“我給自己的要求是永遠保持謙卑,這隻是我的第二場大鐵比賽,我還是這個項目的 ‘新人 ’。”
在苗浩看來,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經曆過兩場最高水平的大鐵比賽,與世界最頂尖的鐵三選手較量過後,他認識到在自行車、跑步項目上還有一定的差距。接下來,苗浩會和教練一同總結比賽經驗,通過不斷地學習,摸索出更科學的訓練方式,“永遠保持進取心。”
對于鐵人三項運動在國内的發展,苗浩希望身體力行,在業餘時間鼓勵、幫助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對于想要接觸鐵三的朋友,為他們傳授一些經驗,少走一些彎路。參與的人越多,中國選手的成績才會越來越好,整體水平才能越來越高。”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劉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