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陳帥 王傑醫生
審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屬:王海彬教授團隊,轉發請标明出處。
随着全民健身時代的到來,數以億計公民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其中跑步則是最受熱捧的一項運動。當然,在跑步運動興起的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的運動損傷。有研究表明,與跑步相關的損傷在體育活動導緻的損傷中占比40%,其中膝關節損傷占比最高約為28%。跑步機由于功能豐富,強度可控,老少皆宜受到廣大人民群衆的青睐,尤其是都市白領。同為跑步,但跑步機和室外跑在生物力學上存在差異。跑步機屬于"被動跑步",不容易控制蹬地時的膝關節狀态,如果使用不當更容易造成膝關節疼痛。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拉伸不足:跑步前應該要先做些拉伸運動或放松運動,一方面可以熱身、防止受傷,另一方面可以先消耗一部分糖原,這樣接下來再跑步,脂肪的燃燒效率能大大提高。針對膝關節的熱身動作有蹲起、原地高擡腿、後踢腿,另外拉伸大腿肌肉也有助于運動時保護膝蓋,準備時間不低于2分鐘。跑完後也不要馬上停下休息,應該繼續慢走幾百米,待全身放松後,做一些拉伸活動。有效的拉伸不僅能降低運動損傷風險,幫助提升運動狀态,而且能改善運動後肌肉恢複狀況。
2.減震不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跑步時會形成巨大的反沖力,造成膝蓋承受壓力增大,容易導緻膝關節受損。跑步高手幾乎都是跑鞋達人,不是因為興趣愛好,而是一雙合适的跑鞋可以讓運動更安全、更有效。不同運動鞋的結構可改變人體下肢的受力特點,幫助跑者提高運動表現。Rice等人發現,穿着極簡鞋能影響步頻、觸地角度、垂直負載率、膝關節力矩、髌股關節接觸力等下肢生物力學特征。從而降低髌股關節疼痛綜合征的風險。在跑步機的選擇上也要選擇減震更好的跑步機,如弓形的跑步機,它本身就自有很強的緩沖功能,腳落在跑闆那一瞬間産生的巨大沖力會被釋放到跑闆兩端,從而最大化地避免膝蓋受到損傷,舒适度可以與橡膠跑道相媲美。
3.速度不對:跑步機最大的問題,在于它是定速的,如果膝關節和肌肉的協調性跟不上的話,會對膝關節的半月闆、軟骨形成震蕩損傷。跑步機速度慢于自己的正常速度時,就會不知不覺的産生快速行走的姿勢,這時候用腳跟着地,但是又不同于走路,循環的跳躍腳跟着地,再加上傳送帶向後的拉拽力,腳跟産生向前的作用力,傳送帶向後拉拽,相當于一直在和跑步機用相反的作用力,這樣持續幾十分鐘,膝蓋必然受損。當跑步機速度過快時,跑步者會因此難以跟上節奏,節奏打亂,身體失去協調,任何人都會受傷。因此,使用跑步機時一定要從低速慢慢的調高到高速,在每個速度區間多停留一段時間,切莫太着急。
4.姿勢不對:正确的跑步姿勢應是:身體稍向前傾,步幅不宜過大,腳掌中部着地,步子要輕盈,雙肩放松,兩臂自然擺動到胸前,核心肌群放松。研究表明,足跟着地者着地後髋關節運動和膝關節緩沖幅度更大,着地後地面垂直反作用力加載率更大,同時膝關節負荷也較大。而前掌觸地可降低伸膝力矩、髌股關節應力,能有效減少髌股關節的負荷,進而為預防髌股關節疼痛綜合征提供可能。其他一些不正确的姿勢也有可能導緻運動損傷,如外八字、内八字、高擡腿跑、左右用力不均等。
5.膝蓋不穩:肌肉包裹在我們的骨骼外面,它才是關節最好的保護傘,肌肉的控制力直接影響膝蓋的承受力。同樣的訓練下有的人更能跑且膝蓋沒事,就是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更有力,從而使得膝關節更穩定。所以普通人沒有強大的膝蓋的話,那麼多加練習靠牆靜蹲可以提高運動時的穩定性。動作要領為:雙腳與肩同寬,背部緊貼牆壁,小腹收緊,大腿持續緊張用力;小腿垂直地面,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應小于九十度,雙膝不能超過腳尖,每次持續3到5分鐘,一天做10到20分鐘即可。
綜合以上說法,運動前應選擇合适的跑鞋和跑步機,做好拉伸及熱身,保持正确的姿勢,量力而行。平時也可以進行靠牆靜蹲等訓練增加膝關節穩定性。如果出現疼痛了要及時休息,待症狀完全消失後應調整跑步時間和速度,避免再次出現疼痛。如果休息後也未能緩解,應及時就醫。正确科學的跑步,才能享受跑步是要給人帶來快樂和健康的。
參考文獻:
[1] 郝躍峰. 跑步機和戶外跑步的不同[J]. 派出所工作, 2018(06):95.
[2] 馬雲茹. 不同着地方式對跑步時下肢生物力學特征的影響[D]. 北京體育大學, 2016.
[3] 楊宸灏, 楊洋, 張希妮, 等. 不同跑鞋條件下髌股關節生物力學特征差異研究: 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 中國江蘇南京, 2019[C].
[4] Van Hooren B,Fuller JT,Buckley JD,et al.Is Motorized Treadmill Running Biomechanically Comparable to Overground Run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ross-Over Studies.Sports Med 201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