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感情騙子都有哪些特征

感情騙子都有哪些特征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2-20 23:53:07

感情騙子都有哪些特征(為什麼我們容易耳聽愛情)1

“跟他一起聊天我覺得很開心。我們喜歡的東西很相似,很多話題都可以聊到一塊。我感冒了還會買藥寄給我,會關心我,讓我覺得很溫暖,”朵朵苦笑了一下說,“在現實生活中我沒找到能聊得這樣投機,這麼關心我的人。”

與大部分陷入網戀的人一樣,因為喜歡與對方聊天,因為被對方噓寒問暖,因為感受到愛和溫暖,在與對方通過網絡,微信聊天兩個多月後,朵朵不自覺地墜入了情網中。然而結果卻很憂傷。對方在騙了朵朵幾千塊錢後就消失了。朵朵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讓自己從這段網戀中走出來。朵朵說,自己得到的最大教訓就是,再也不要耳聽愛情了。

為什麼我們容易耳聽愛情呢?

距離産生美

社會心理學認為,接近性,即距離是否接近,是影響男女間相互吸引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言道“近水樓台先得月”,生活空間鄰近,雙方接觸交往的概率更大。一些關于交友戀愛的文章也會建議你:經常去你喜歡的某類人可能會去的地方露臉,可以增加戀愛的機率。背後暗含的正是接近性理論的應用。

接近性一方面提升了男女間相互吸引的概率,另一方面卻也帶來了負面作用。随着我們對一個人了解的信息越多,我們越可能發現這個人身上讓人讨厭的特質,進而降低了我們與對方進一步交往的可能性,戀愛關系也就無從建立。

網絡交友正好相反。人們通常會在網絡上有選擇地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很多情感騙子更是把自己僞裝成“高富帥”“成功人士”或“白富美”,滿足了人們對理想伴侶的期待。

我們很容易根據所獲得的有限信息和與對方的短暫互動去把對方理想化,從而更可能與對方墜入情網。而一旦我們在現實中與這些“網絡戀人”見面,結果常常會很失望。這也是為什麼經常聽到人們吐槽說網友是“見光死”。

感情騙子都有哪些特征(為什麼我們容易耳聽愛情)2

“耳聽”為我們創造了理想化TA的空間

提出了“光環效應”的美國心理學家凱利(H.Kelly)認為,如果人們對一個人的某種品質印象非常好,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它品質也會給予比較好的評價。這個效應又叫“成見效應”。它使得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容易形成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

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想要一個溫暖的,值得信任的,忠誠的,充滿激情的,有吸引力的,以及富有的伴侶。我們對伴侶的滿意度取決于TA與這個理想化形象接近的程度。然而我們在現實中遇到的人總是離這個形象有距離。

而網絡戀人則為我們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聽TA的聲音很溫柔,知道TA平時喜歡讀書運動,你就會認為TA是一個很有修養,很正能量,很溫暖的人。在你的眼中,TA就是你期待的理想伴侶。而事實也許是,TA在生活中一個月看不完一本書,為人斤斤計較,控制欲強,沒有擔當。

總而言之,你會根據TA給你的某些美好感覺而理想化對方,低估甚至忽略對方的缺點,隻看到優點。即使有人告訴你這個人是個騙子,你也很可能會固守這個理想化形象,為TA辯駁。人們常說,愛情是盲目的,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感情騙子都有哪些特征(為什麼我們容易耳聽愛情)3

“耳聽”滿足了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情感需求

近些年情感詐騙層出不窮,無論是“殺豬盤”或傳銷之類的情感詐騙,不外乎都是披着愛情的外衣,用甜言蜜語讓人放松警惕,從而落入對方精心設計的騙局中。

江蘇泰興警方曾偵破了一起網絡詐騙案,涉案金額超過千萬。讓人意外的是,因為騙子演得太真實,一些受害者仍沉浸其中,不願意報案。

其中一位女士被騙了200多萬。面對民警的調查她坦言,結識“郭老闆”時,她正因為家庭感情問題情緒低落,已被醫生診斷為抑郁症,每次與“郭老闆”聊天,都能讓她感到很貼心、很暖心。她表示,“在我人生最低谷時,是他幫了我,就是被騙了,我也認了,我不報案!”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人們都有愛和歸屬的需要。我們都想要被傾聽,被認可,被贊揚,被關心。如果這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我們就會感到孤獨,甚至可能面臨心理問題。

在情侶吵架的時候,我們常常聽到說“你沒有在聽我說話”,“你不理解我”,這是因為我們内心深處有想要被他人傾聽,被理解的需要。

當我們聽到他人說“你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謝謝你做的一切”時,我們會感覺很開心,因為這滿足了我們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肯定的需要。

然而現實是,很多時候在親密關系中或現實生活中,我們的這些需求都得不到伴侶,父母或他人的滿足。而“網絡戀人”或情感騙子則很好地滿足了我們的這些需求和期待。

感情騙子都有哪些特征(為什麼我們容易耳聽愛情)4

放下評判思維,愛情才可能在現實中不期而遇

朵朵說:“在現實生活中沒有遇到這樣聊得來的人。遇到的人都有自己不喜歡的臭毛病,所以都沒有興趣跟他們接觸交往了。”

大多數時候,當我們與陌生人接觸聊天時,越聊我們會越喜歡彼此,越可能進一步交往。因為接近性,我們本應更可能與周圍的人發生接觸和交往,可是當我們帶着評判心态與他人交往時,我們卻很難喜歡上與我們聊天的人,更别提愛情了。因為這時候我們很容易因為看到對方身上有自己不喜歡的特質而先入為主地把對方否決掉。

當你手裡拿着錘子時,看什麼東西都像釘子。—查理.芒格

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少臭毛病,而我們很容易因為以偏概全而錯過一個值得交往的對象。

如果我們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尋找到自己的戀愛對象,那就嘗試放下你的評判式思維,帶着相處和開心的簡單目的與對方接觸。在這個過程中,也許你會和某些人産生化學反應而相互吸引,結束你的單身生活。即便對方不是你的MR.RIGHT,你也可能多交一個朋友,不是嗎?

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

每一段情感經曆都會影響我們之後的情感模式,對他人和世界的認知。當我們所愛非人,或陷入了一段錯誤的關系時,要轉身離開并不容易。即便結束了錯誤的關系,我們也會受到傷害。 因此,當我們想要開始一段戀愛關系的時候,我們需要有意識地選擇投入情感的對象。在決定與對方建立戀愛關系之前,花點時間了解對方,先成為朋友。


人生的每一面各有精彩,都值得用心對待。與你分享心理學在成長,情感和自我管理方面的應用,與你一起更好地生活。歡迎關注。堅持原創,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