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581 | 同樣是細節管理,多米諾效應與蝴蝶效應的最大區别是什麼
作者:周楠
上一章節我們着重探讨了“細節管理”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的由來: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确,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
蝴蝶效應的定義: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蝴蝶效應的形象說明: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丢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别,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的内涵:細節決定成敗、1%的錯誤導緻100%的失敗、沒有什麼不可能。
蝴蝶效應的經典案例:新冠疫情下的美國與巴西。
本章節我們進入“細節管理”第4節的探讨:多米諾效應與蝴蝶效應的最大區别。
蝴蝶效應
一.性質不同
多米諾效應的定義:指的是在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産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蝴蝶效應的定義: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從以上兩個效應的定義上來看,我們就不難看出,它們之間都是表示最開始的做法或行為對最後的影響,都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是共性即相同之處。但兩者之間的本質是不同的。
1.多米諾效應是直接的、同等級的連鎖反應,量變引起質變,以數量不斷疊加的方式,牽一發而動全身引發的連鎖反應。
2.蝴蝶效應是間接的、不斷持續、等級被逐步放大、反應量級呈幾何倍增,1%的錯誤導緻100%的失敗的連鎖反應。
二.系統不同
1.多米諾效應的系統:多米諾效應是在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中的連鎖反應。
2.蝴蝶效應的系統:蝴蝶效應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的連鎖反應。
三.起源不同
1.多米諾效應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宋朝:在歐洲蓬勃興起,是一種遊戲誕生的。
2.蝴蝶效應起源于美國: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1963年提交的論文中。
多米諾效應
四.引起因素不同
1.多米諾效應的引起因素:是由一個已知的、蓄意的、可控因素所連鎖引起。
2.蝴蝶效應的引起因素:是由一個未知的、突發的、不可控因素所連鎖引起。
五.側重點不同
1.多米諾效應的側重點:一旦開始根本停不下來。
2.蝴蝶效應的側重點:四兩撥千斤的态勢。
六.過程不同
1.多米諾效應的過程:多米諾發生過程則是有迹可循的,是有規律的。如果前面一個骨牌沒有倒塌,就不會有後面骨牌的倒塌。
2.蝴蝶效應的過程:蝴蝶效應的産生過程是不确定的,是沒有規律的;而比如今天晚上你媽媽給你做好的飯,如果你不吃你媽媽可能會生氣,也可能不會生氣,生氣了可能會打你,也可能會唠叨你幾句,也有可能會懲罰你不給你零花錢,總之有多種可能和結果。
如果當初白雪公主不吃女巫給的蘋果,白雪公主就不會中毒昏迷,如果白雪公主不昏迷,王子就沒辦法去吻她,王子如果不吻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就無法醒來,他們也就無法幸福的在一起,這個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因為你知道和預測發生的過程。
蝴蝶效應
七.啟示不同
1.多米諾效應的啟示:一個最小的力量能夠引起的或許隻是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有點類似于蝴蝶效應,但是比蝴蝶效應更注重過程的發展與變化。
在一個存在内部聯系的體系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導緻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2.蝴蝶效應的啟示:指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将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當一個人小時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長大後這個刺激會被放大,電影《蝴蝶效應》中作了精彩诠釋。
多米諾效應
綜上所述,多米諾效應與蝴蝶效應的最大區别是----
1.性質不同;
2..系統不同;
3.起源不同;
4.引起因素不同;
5.側重點不同;
6.過程不同;
7.啟示不同。
蝴蝶效應
上述觀點你同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延伸閱讀:
定律580 | 蝴蝶效應:1%的錯誤導緻100%的失敗
定律579 | 多米諾效應:牽一發而動全身,小能量的連鎖反應
提示:職場美文創作不易,閱讀之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關于管理定律方面,還有更多精彩内容,歡迎持續關注下一個話題!
鎖定@疆南職都分享職場美文!
區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