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muye
中年吃的苦,都是年少時種下的因。
博主@電商行業在微博上發了一則華為員工的爆料帖,看後很多人炸鍋了。
華為某網紅部門,有位18級的大佬。
每天早晨送完女兒上學,八點來上班,晚上六點下班,去接女兒放學。
非工作時間基本處于失聯狀态,根本找不到人,而他周末加班,竟然帶薪摸魚看書。
都知道互聯網公司996是常态,這位大佬的工作節奏簡直讓人羨慕不來。
網友的評價也很紮心:
“内部規定都是給小人物用的,真大佬根本不在意那些條條框框。”
這位大佬到底有多牛呢?
産品線遇到棘手問題,部門的牛人花了兩天時間都沒解決。
結果人家去半小時内就輕松解決了,一天内就給出了徹底的解決方案。
盡管被很多領導吐槽架子大,但大佬依然我行我素,因為人家實力夠硬,完全不怕裁員,天天有人來挖他。
留在華為,是因為工作地點離女兒的學校近,華為工資最高。
看了這個傲嬌的華為大佬,我想起了作家吳曉波曾說過的一段話:
“中年的午後,你能安心坐在立冬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單枞茶,你有足夠的心境和學識讀一本稍稍枯燥的書。
這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們的投資期無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階段。”
中年以後,你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就看你在年輕的時候,種下了什麼因。
02
《時間之書》裡寫道:“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你所有走過的所有路,時間都會為你寫出結果。
而這個結果的好與壞,就在于你的時間花在了哪條路上。
北大有一種“站飯文化”,一直以來都被大家熱議。
在北大燕南食堂,學生打飯後,不會去找座位,而是飯拿到手後,立即開吃。
在這裡,你經常會看到學生見縫插針地站在各種能站的地方用餐。
他們端着飯碗,快速地扒拉着飯菜,5-10分鐘就能随便對付一餐。
他們這樣做的原因隻有一個:
燕南食堂離圖書館最近,站着吃飯可以省去很多時間,吃完飯,就可以快速回到圖書館、自習室繼續學習。
曾看過一句話:“人生有許多個十年,可是如果剛好是18歲到28歲,那就是一輩子。”
所有流過的汗,都會開出驚豔的花;所有的偷的懶,都會結出苦澀的果。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或許在10年前,就已經為你現在的生活,埋下了伏筆。
年輕時偷的懶,都會變成中年以後,挨在臉上的巴掌。
隻有在年輕時足夠努力,你才能像華為那個大佬那樣,永遠不用擔心中年危機。
03
小時候,每當我不想學習,父親就會繪聲繪色地給我講一個故事。
秋雨過後,螞蟻開始準備過冬的糧食,費了好大勁将食物拖回家。
這時候,玩了一整個夏天的蟬從螞蟻頭頂飛過,嘲笑道,你這個傻瓜,這麼好的天氣不享受生活,你看我多自在啊,這才是生活。
一轉眼,秋去冬來,寒風刺骨,在一個雪後的早晨,螞蟻準備出去曬太陽,推開門看到蟬有氣無力地趴在門口說,快給我點吃的吧,我快要餓死了。
螞蟻問它,夏天的時候,你為什麼不準備些過冬的糧食呢?
蟬說,夏天那麼熱,誰幹得動活啊,我躲在陰涼的大樹上唱歌呢。
螞蟻又問它,那秋天呢?
蟬又解釋,秋天那麼涼爽,正是跳舞的季節,怎麼能錯過。
螞蟻搖了搖頭,拿出了一部分的糧食給蟬,對它說,如果你夏天不唱歌,秋天不跳舞,冬天也就不會餓肚子了。
多年以後,再回味這個故事,漸漸明白:
蟬,就像很多人年輕時的狀态,結果人到中年,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能,每天過得誠惶誠恐。
懶,是你最大的敵人。
如果你在年輕時選擇了舒服安逸,當你吃盡了舒适圈的紅利,時光總會在某一天讓你連本帶利地還回來。
我家樓下有個賣菜的阿姨,五十多歲,幹起活來手腳麻利,是菜場出了名的“拼命三娘”。
後來聊天得知,阿姨年輕的時候,在旅館當服務生,每天就是打掃、整理房間。
阿姨回憶說:
“當時年紀輕怕吃苦,覺得服務員的工作最合适,不用抛頭露面,也不用日曬雨淋,還有一份還不錯的收入。”
其實,當時阿姨是有機會出去拼搏的,身邊有好幾個姐妹趁着九十年代的商業熱潮都去做生意,姐妹們叫阿姨一起。
可阿姨覺得出門做生意太辛苦,不願吃苦的她選擇留在了老家。
後來旅館倒閉,阿姨就去商場當櫃員,微薄的工資不足以撐起家庭,不得不到菜市場賣菜。
而早年間出去打拼做生意的姐妹,有人在外地買了商鋪,有人回老家建廠,每一個都活得很滋潤。
阿姨說,從前我不願吃的苦,現在我一點都逃不掉,甚至還要翻倍吃苦。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當你前半程偷懶了,下半程就隻能拖着疲憊的身軀,背着沉重的行囊咬緊牙關往前跑。
最可怕的事,這時路上任何一個小石子,都能絆倒你,讓你摔得頭破血流。
04
TED上有個著名的演講叫《20歲光陰不再來》,20多歲是極簡單卻極具變化的時期之一。
年輕時候的選擇和努力,決定了你的事業、愛情、幸福,甚至整個人生。
知乎博主@魔都土匪媛,曾在一家外企工作了整整十年。
博主是作為中國銷售團隊的第一批元老級老員工,業績、經銷商、客戶資源都是靠自己一點點的心血積累起來的。
年輕的時候,把自己當萬金油一樣去用,工作忙到内分泌失調,臉上長滿黃褐斑。
男朋友不理解她,選擇了跟她分手。
朋友也覺得沒有必要這麼拼命,但她不管不顧,依然拼了命地工作。
到了35歲那年,公司突然空降一個奇葩領導,兩人意見不合,領導經常給她使絆子。
博主一氣之下,洋洋灑灑寫了一封郵件,直接發給了亞太總監,潇灑走人。
聽說她離職了,很多之前有過合作的公司,紛紛抛出橄榄枝。
但她并不着急,全世界到處去旅行,玩了整整三個月,然後順利拿到了一個offer,薪水翻倍,職位連升2級。
人生就像登山,你傾注的時間與精力,都将化作你的認知和能力,成為登山時必要的拐杖和地圖,支撐你一步一步往上爬。
你隻有讓自己會得更多,才能在生活遭遇困境時,給自己更多的機會。
05
最後,我再給大家講講自己的故事。
年輕時,我在北京的報社當記者,那是紙媒的黃金時期。
大家想當然地認為,這是一份可以幹一輩子的職業。
不少同事每天準時打卡上下班,下了班就三五成群地組團去打牌、喝酒和吹牛。
但我并沒有加入他們,而是讀了很多的書,不斷打磨自己的内容水平。
憑借一點點的努力和積累,我從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一直做到了主編。
讓所有人感到猝不及防的是,若幹年以後,傳統媒體的生存環境急轉直下。
當時,我反而覺得所謂危機,是危中有機。于是從單位辭職,憑借在傳統媒體沉澱的内容能力,抓住了新媒體的風口。
後來,報紙雜志紛紛停刊,很多原來的同事也被迫轉行。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成功的路并不擁擠,因為絕大多數人選擇了安逸。”
請時刻提醒自己,光陰有限,請用前半生的艱難困苦,換後半生的生活自由。
來源:洞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