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聽到客家人跟你說“你食晝了沒?”,那他或她是在向你打招呼,問你“午飯吃了沒?”客家人對于“吃”的表達跟口語普通話的表達是不相同的,據研究這是客家話在傳承古語上的特色。
1,吃啥都用“食”表達 。
以普通話為例,普通話對“吃”不同形态的東西有不同的動詞表達,比如對固體食物“飯、肉、蘋果、菜”等用的是“吃”,流質食物如“乳,酒,茶,水“等用的是“喝”。
但是客家人不論是什麼形态的東西用的都是“食”,如食飯,食水,甚至煙都用“食”,這是客家語非常獨特的一點。
2,三餐無特稱,特用“食朝”“食晝”、“食晚” 。
客家話裡面并沒有專門表示“早餐、午餐、晚餐”的名詞,而是用動詞“食”搭配“朝、晝、夜”來表達三餐。而做三餐就用動詞“煮”搭配“朝、晝、夜”。于是“煮朝、煮晝、煮夜”“吃朝、吃晝、吃夜”就形成了客家話表達的一大特色,這六詞也成為了客家人每天的日常和人情。
3,“食”字為古語,傳承于上古 。
據學者研究,“食”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已出現,後來陸續出現了“喫”、“吃”等詞語,随着曆史的發展,“食”字逐漸被這些詞語所替代,但客家人完整地保留了“食”這一表達。
究其原因,大多認為是由于客家人從中原南遷時由于地域的阻隔受中原官方語言的變動影響小,所以保留了“食”的表達。
4,從“朝食”到“食朝”的轉變。
客家人對食“朝、晝、夜”的表達也是傳承古語的表達。
(1)“食朝”【古語示例】
《左傳·成公二年》:齊侯曰:“餘姑翦滅此而朝食!”
譯文:齊侯說:“我姑且消滅晉軍再吃早飯!”這裡的“朝食”指的是“早上吃東西”,也就是“吃早飯” 。
(2)“食晝”【古語示例】
《漢書·蕭望之傳》:“是時太官方上晝食,上乃卻食,為之涕泣,哀恸左右。”
譯文:這個時候太官(一種官職)呈上午餐,王上不吃,為望之哭泣,悲痛無比。這裡的“晝食”就是指“吃午飯”。
(3)“食夜”【古語示例】
《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譯文:孟嘗君招待客人吃晚飯,有個人遮擋了燈光。這裡的“夜食”指“吃晚飯”。
古時用“朝食、晝食、夜食”來表示“吃早餐、吃午餐和吃晚餐”,但後來随着漢語表達規律發展和制約的影響,語序上變成了“食朝、食晝、食夜”。
可謂一“食”見古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從小都熟悉的家鄉話一字一詞間也許镌刻着曆史的痕迹,文化的傳承。你的家鄉話吃“三餐”怎麼表達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