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個人養老金制度上了熱搜,投保人可自願以個人的身份繳納養老金。每年上限或為12000元,相當于每個月繳納1000元。對于百姓而言無疑是多出了一個購買養老保險的選項,目前廣受歡迎的是社會保障金,由企業承擔大部分資金的繳納,個人隻需要繳納少量資金,繳納一定年限等到退休之後便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這說明我國的個人養老方式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發達,對于普通人來說可是一件大好事兒!
一、個人養老金制度優勢
1、相對于商業保險來說,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承辦方是國家,其設立的目的也不是盈利,而是要解決未來我國的養老問題。所以對于百姓而言是很有性價比的,别看每個月要繳納大約1000元,等到退休時你會得到充足的保障。這就相當于國家給咱們個人提供了一個長期的穩定的理财賬戶,并且能夠保證獲得穩定的收益!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醫療技術的進步,現在的人均壽命在不斷延長。反觀現在的年輕人,卻沒有太大的意願生孩子,久而久之就會變成老人多,新生兒少這樣一個局面,從而進入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局面,假如以這種趨勢發展未來的老齡化将會非常嚴重。所以在将來,不管是為了不拖累兒女後代,還是為了能夠适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現在都應該為以後的生活多做一些保障。
3、社保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存在,對于企業而言為每個員工上社保是應盡的責任。但這也無形中增加的企業的負擔,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國家把社保繳納金降低。這樣一來企業負擔減輕但同樣意味着員工在退休之後所領取的養老金是有限的。
算下來有些小企業的員工退休之後隻能每個月領到一兩千元的退休金。這些錢如果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是夠了,但如果想要更高品質的生活是遠遠不夠的。這還是在物價沒有上漲的情況下,萬一幾十年後退休你發現身邊的物價上漲許多。區區兩千塊的退休金肯定會讓你心态崩潰,為了預防這點,那些手頭有富裕的朋友會選擇額外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二、個人養老金的适用者
企業為員工上社保是強制性的,而個人養老金繳納則是自願的,那麼社會上哪些人适合繳納個人養老金呢?一部分就是那種自由職業者,比如說雕刻師、畫家等。他們沒有在企業上班因此沒有社保,如果單純以商業保險來養老成本又有些高,不妨購買頗具性價比的個人養老金。
還有就是已經上班但是因為特殊情況不能繳納社保的人群,比如說快遞小哥工作時間上非常自由。注冊之後可以靈活上下班,這樣一來集中繳納社保就很困難。他們沒有很好的養老保障,也不妨選擇這種個人養老金。每個月擠出一千元對于月入幾千甚至上萬的快遞小哥來說并不是很難。總結來說這個新的制度出現很好的填補了養老金的空白,為更多的人提供了福利保障。
除此之外,個人養老金并沒有把農民排除在外,也就是說農民朋友現在也可以交屬于自己的養老金了。規定凡是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均可自願參加。可是盡管如此,農民朋友對于參保的意願卻很低,這是為什麼呢?
農民參保意願低農民參保意願低其實主要還是因為農民朋友的收入相對較低。農民朋友辛辛苦苦一年多,可實際到手的資金并不多,這些收入其實僅僅隻夠日常花銷而已。所以很多農民朋友參與基本養老保險的意願都很低,更不用說參加具有投資理财性質的個人養老金了。
農民收入低,可支配的收入就少,哪裡還有閑錢再來買什麼保險。所以從這一點看,國家除了從精神層面鼓勵農民參保,還應該減少稅收,并且對參保的農民給予一定的實際補貼。比如可以給購買1000元養老金金融産品的老人每人100元補貼,雖然100元并沒有很多,但是卻可以激勵老人産生購買的欲望。況且每人100元也是比較合适的數字,不會給國家财政造成太多的壓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