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教案前,先閱讀課文原文
《鄉下人家》課文原文
鄉下人家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挂在房前,襯着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别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着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着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還有些人家,在屋後種幾十枝竹,綠的葉,青的竿,投下一片綠綠的濃蔭。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雞,鄉下人家照例總要養幾隻的。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着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他們的屋後倘若有一條小河,那麼在石橋旁邊,在綠樹蔭下,會見到一群鴨子遊戲水中,不時地把頭紮到水下去覓食。即使附近的石頭上有婦女在搗衣,它們也從不吃驚。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家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裡,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啊!織織,織,織啊!”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
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
《鄉下人家》作者陳醉雲,選擇課文時有改動。
《鄉下人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美好可愛、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3、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鄉村最常見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
4、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教學過程:
一、回憶畫面内容、順序。采用回憶名字、按順序擺一擺的方法。
設置情景、理出順序
這六幅圖都是描寫農村景物或是生活場景的畫面,可不可以把它們的順序改變一下呢?
學生找出文本内在的順序。
白天——傍晚——夜晚春——夏——秋植物——動物——人物
瓜藤攀檐圖——鮮花綻放圖——雨後春筍圖——群雞覓食圖——群鴨嬉戲圖——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
主題概括:本文按照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交叉描寫的方法,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
二、整體認知,感受畫面。
你對這些畫面的總體感受是什麼,作者總的評價又是什麼?
出示文中總結段:“鄉下人家,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抓住獨特、迷人的特點學習全文。
三、品讀感悟、細細體味
1、品讀、欣賞第一幅畫面。學生自讀--找出你喜歡的詞句---談感受---品讀-了解寫作方法。
2、用相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雞鴨覓食圖》
小組彙報,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并給以補充。
3、讀讀2—6自然段,你覺得哪一幅畫面是最獨特最迷人的?找出來讀一讀,你又是從哪裡看出來獨特迷人的,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在旁邊簡單地寫上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重點語段,品味朗讀、想象畫面,揣摩語言表達的魅力,進一步感受鄉下人家那獨特迷人的風景。
三、拓展畫面,升華情感
1、欣賞鄉下人家的其他畫面,進一步感受鄉下人家的獨特迷人。
2、齊讀中心句。
四、展現畫面,補充完整課文内容。
很遺憾作者沒有寫冬天,那麼你想象中鄉下的冬天是怎樣的?(出示圖片)其實鄉下的冬天也很美,你能把它寫下來嗎?老師的圖片僅供參考,同學們可以大膽想象。
小結:聽了你們的交流,我才跟深刻的感受的這些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景所展示出來的鄉村生活竟然這麼美,美的樸素、美的感人。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讀出我們的真實感受:“鄉下人家,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小結:寫文章布局謀篇是講究順序的,老師希望在你們的文章中看到順序美。
師生共同回憶、講述農村生活經曆。從生活實踐中感受農村生活的情趣。
五、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我們身邊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景中竟蘊含着獨特的美。隻是我們有時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當錯過它的時候才有回憶起他的美。讓我們注視現在,多留心周圍事物,擁有發現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靈,做一個創造美的使者吧!
闆書設計:
瓜藤攀檐圖——春天
鮮花綻放圖——春天
雨後春筍圖——春天
群雞覓食圖——春天
群鴨嬉戲圖——春天
院落晚餐圖——夏天傍晚
月夜睡夢圖——秋天夜晚
喜歡就在文章底部給我點個贊吧!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