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河南偃師二裡頭“申請夏都”消息發布以來,坊間最大的争議是沒有文字證據是不是夏都,以至使幾十年的考古成果和文物成了擺設,甚至幾乎判了死刑。而且大有被三星堆和良渚後來居上之勢。
其實,廣大的二裡頭網友和有關專家學者雖然倍感遺憾和失落,但覺得已經到了臨門一腳了,該出現文字了,可為什麼沒有文字?于是絞盡腦汁地提出了石刻紋,陶紋,結繩紋,蝌蚪紋,雲紋,饕餮紋等各種答案,企圖繞開甲骨文這個“雷區”!然而這些學說,不僅難以自圓其說,更不能與夏商文字直接對接,尤其是不能直接證明二裡頭就是夏!否則三星堆為什麼會後來居上?雖然它也沒有文字!但它有青銅人像,而二裡頭沒有,隻有沒有文字的鼎!
殷墟甲骨文
難道,二裡頭就這樣被判除死刑了嗎?也不一定盡然!起碼在我這裡不盡然,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既然史記說“商革夏命”,“唯殷先人,有冊有典”,那麼甲骨文和金鼎文一定會與夏代有聯系,否則商代甲骨文那麼成熟,甚至五書俱全,是憑空出現?一定要有前代文字作基礎和前提的!這一點也得到商史的證明,“唯殷先人,有冊有典!”
甲骨文“其"
所以近求遠去搞什麼石刻骨刻八杆子打不着的東西,不如在甲骨文和文物中尋找線索,也許會有蛛絲馬迹及尚未發現的秘密呢?所以我決定另辟蹊徑,從甲骨文和金鼎文下手……事實果然如此,我經過幾番曲折和坎坷後,很快就發現了二裡頭青銅鼎上有“紋字”,當然是類似文字的網紋符号,隻是不确定是什麼含義,如圖所示:
二裡頭青銅鼎→網紋
在此鼎的表面鑄刻着十分簡單的網紋,這是幾乎是所有禮器上都常見的紋飾,尤其在商周青銅鼎上十分普遍,如圖所示:
周代青銅鼎
但此鼎唯一與衆不同的是,它不僅年代久遠,而且紋飾也很簡單樸素,僅單獨一份,絕無它飾!簡單到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是青銅鼎,它一般是代表王權象征的禮器,一般應該鑄刻有各種極其奢華的裝飾紋式(比如饕餮紋)一類,代表王權的威嚴大氣,堂堂皇皇!如圖所示:
周代青銅鼎→饕餮紋
而此鼎卻出現極為罕見的簡單的網狀紋,太超乎尋常了,因為一般鼎紋都是代表王權象形的象征,形态十分複雜而精細,可它既不複雜,也不精細,甚至很粗糙,更不象是什麼文字!
簡簡單單一張網,它是什麼含義呢?一張漁網?難道是讓大王打魚摸蝦的漁網?真是笑話!所以讓所有專家學者百思不得其解,也許真就是一張網紋而已,否則你不等于是小看專家們的智商和專業能力嗎?
三星堆立人像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三星堆一聲炮響,震醒了所有人的春秋大夢,“禹出于西羌”,“鲧生禹,禹複生啟”,大禹是四川汶川石紐人!史記講得很清楚,而且三星堆挖出了大量文物,證明大禹就是蜀王之一!
二裡頭遺址複原圖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蜀地真是大禹故鄉,那麼二裡頭一定與蜀人有關系,也許此鼎“其貌不揚"的網紋就是關系點呢?它會不會就是蜀地傳承之物呢?還不馬上查一下蜀史看看情況如何?
于是找來蜀王本紀一讀,“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原來蜀人是栽桑養蠶的好手呀,那麼網狀紋飾很快就有答案了,原來是竹編紋飾,養蠶用的專用蠶匾也!如圖所示:
蠶匾竹紋pK青銅鼎網紋
“二裡頭的網狀青銅鼎難道是蜀王蠶叢的傳承之物?”一道閃電在我腦海劃過,也許就是它!那麼甲骨文中也一定有相關記載!馬上查查看!果然不負苦心人,查到了!如圖所示:
金鼎文其pK網紋青銅鼎
原來是金鼎文“其”字!甲骨文專家十分熟悉“其”字在甲骨文中是最常見也最神秘的蔔辭之一了,竟原來是二裡頭的青銅鼎!那麼是代表蜀禹還是夏啟?哈哈,有點意思了,也有點門兒了繼續查!“凡是與“其”有關的甲骨文一個不放過,包括金鼎文一個不放過!”…果然在殷墟王陵區64号墓發現金鼎銘文“其”紋,如圖所示:
甲骨文其pK金鼎其銘紋
此銘文符号出土于王陵大墓64号,仔細觀察是雙手捧篾筐的養蠶人之形,應是繼承蜀王(甲)之義,而同墓出土的另一件青銅钺上也有“甲形”類其銘文,如圖所示:
司母甲青銅钺(殷墟出土)
此青銅钺銘文仔細觀察應是“司母甲"三字(如下圖右側),也有人懷疑是金鼎文“啟”的變體字(下圖左側),甚至就是啟的本原字。如圖所示:
金鼎文啟pK司母甲青銅钺銘文
如果司母甲是啟字,那麼“其”字銘文也同樣是啟,因為兩者的組成紋飾完全一樣,都是司母甲,如圖所示:
其=司母甲=啟
那麼也就是說,“其”鼎的繼承人是啟(其諧音),也叫司母甲,根據史記夏本紀講,啟是禹子,也是夏王,那麼二裡頭遺址也就是啟的都城,既不是大禹的,也不是商王的,而是啟!對嗎?那麼二裡頭遺址申請夏都名号就沒毛病了!實至名歸!
二裡頭遺址夏都複原圖
而且與此同時,根據啟的司母甲這個銘文符号分析,它與殷墟王陵區出土的司母戊鼎和婦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鼎,應該是一個世系,都叫“司母"對不對?而且應是殷墟諸“司母"的始祖,對不對?那麼翻開史記殷本紀來分析,商人始祖契号殷,而殷字的金鼎文很可能也是司母 十天幹一類,“不是司母戊,就是司母辛鼎!”我們雖然可以從形制大小重量及出土位置來分析判斷最可疑,但仔細對比一下金鼎文殷與司母戊鼎銘文更加真實,如圖所示:
金鼎文殷pK司母戊銘文
仔細觀察整理一下之後,形成對比公式為:殷=㐆/母 殳/司戊,意思是“手拿戊器拜母王”之義,那麼戊器是什麼呢?有很多網友講就是蜀地祭祀中的蠶叢龍幡,如圖所示:
甲骨文戊pK蜀祭龍幡
有些相似性,但意思通不通呢?翻開說文解字,殳通役,指衙役随從,可以成立!也就是說殷就是司母戊之義,是啟的打幡人(役)!好了,到此證明二裡頭是夏代都城的工作告一段落了,最早的金鼎文之一,也是地位最高的銘文是“其”,銘文叫司母甲,甲骨文叫啟。
夏啟像
根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啟是大禹之子,夏朝創始人。那麼二裡頭遺址也就可以正式恢複夏啟王都名号了。而文物,史料,銘文完全一緻,無一矛盾,可以落下實錘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