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啟動調查中國手機安全漏洞問題#幾天前,“瘋狂小國”立陶宛對中國扣上了一項莫須有的罪名,稱中國國産小米手機存在“檢測和審查功能”的安全問題,鼓噪民衆扔掉手中由中國制造的手機。對于這項無端指控,小米發言人第一時間進行了澄清,表示小米手機完全符合《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不存在立陶宛所謂的“安全漏洞”。
本以為此事就到此為止了,沒想到德國立馬接過立陶宛手中的“接力棒”,再度對中國手機展開安全調查。據德國新聞網9月25日報道稱,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BSI)一名發言人于24日向媒體證實,德國目前也開始針對中國某些品牌的手機啟動全面調查,以确認這些設備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德媒披露的詳細信息指出,德國電信和網絡安全部門目前正在對華為、小米、一加三款機型展開調查。從調查範圍來看,德國此次行動與立陶宛方面的行動高度一緻,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背後可能有白宮“指導”的影子,畢竟他們的理由與美國打壓華為的理由一緻,都是所謂的“安全問題”,更何況立陶宛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背後,也是美國在為其站台。
據BSI一名内部官員表示,德國政府這項針對中國手機展開的全面調查,的确是在收到立陶宛方面針對小米等中國手機進行的“安全指控”之後才開始啟動的。此外,BSI幾天前還收到了立陶宛國防部網絡安全部門對包括小米手機在内的三款中國手機出具的“安全分析報告”。不得不說,外部勢力打壓中企的确稱得上是“用心良苦”。
對于立陶宛敵對中國的這些小把戲,我們并不感到奇怪,真正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對于這份顯而易見的充滿政治陰謀的所謂“安全指控”,德國作為一個一向在決策能力上追求獨立自主的歐洲大國,竟然會被外部勢力炮制的謊言帶跑偏?很顯然,德國并非是被一時沖昏了頭而貿然做出的決定,而是在充分考量之後順勢而為,并且具有自己的現實考量。
一方面,近來整個歐洲在對華态度上都十分強硬。兩周前,歐洲議會以494:103的壓倒性結果通過了一項對抗中俄兩國的決議,此外歐洲議會還通過報告,揚言要呼籲歐盟與台灣地區升級關系。在這種背景之下,德國啟動對中國手機的安全調查,也有一定的政治考量在其中。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手機在歐洲市場的占據的份額讓歐洲國家感到不滿,就小米手機而言,根據歐洲市場調研機構最新數據顯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中,小米占據的份額就位居第二,尤其是在立陶宛、波蘭等國家,小米手機的出貨率更是位居第一。中國手機占據了如此大的歐洲手機市場,這是歐洲資本無法容忍的,所以立陶宛和德國才接二連三地對中國手機發起指控。
由此也就不難看出所謂“安全指控”是假,想把中國手機擠出歐洲市場才是真。提及此,不禁想起前幾天中國歐盟商會抱怨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受到“阻礙”,要求中國放棄“自力更生”戰略一事,聯系到德國現在開始的行動,的确證明他們既想把中國當作商品傾銷市場,又想費盡心思的阻止中國商品進入歐洲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德國大選即将落下帷幕,在德國政壇叱咤風雲16年的“德國鐵娘子”默克爾即将卸任。此番德國帶頭抵制中國手機的行為,是否預示着德國在下一任執政者的領導下,其對華态度将會發生轉變?與此同時,德國作為歐盟主要成員國,德國的對華态度一定程度上也影響着整個歐洲國家對華态度。德國此舉是否也是在為歐盟的下一步對華方向指明了風向标?
對于這些疑問,且看德國大選落下帷幕後其對中國的态度以及行動才能得到答案。總的來說,在默克爾執政時期,中德關系整體保持着良好态勢,雙方在經濟領域展開的廣泛合作成為政治領域的壓艙石。從這一角度出發,德國也應該審慎考慮對華态度,畢竟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所占的份額也不少,如果中國對等反制,恐怕也夠德國喝一壺的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