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總覺得,自家孩子比别人家的笨。
成績不好,是因為笨;
學什麼都不如人,是因為笨;
甯願玩手機也不學習,是因為笨……
其實,哪有那麼多笨孩子。
孩子上課不聽,作業不寫,平時不翻書,考試不動筆,這不是笨,而是懶。
孩子上課光記筆記,下課光會背書,平時都會做,考試全忘了,這不是笨,還是因為懶。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積懶成笨」。
1
沒有天生的笨孩子
笨是“懶”出來的
前幾天,辦公室有一位老師講了她班上的一件事。
月底單元測試,有幾名學生不及格,閱讀題完全沒做。
問他們為什麼,他們還笑嘻嘻地說,“我太笨了,不會做”。
老師忍着氣,手把手教他們怎麼劃關鍵詞,怎麼根據關鍵詞答題。
好家夥,他們居然把一整段都畫出來了,等着誰報正确答案似的。
“沒有真正的笨孩子,隻有被‘懶惰’拖垮的孩子。”
從教多年,我們發現:大多數孩子的笨是由懶養成的。
所謂「積懶成笨」,就是孩子長期不主動學習,不主動思考,久而久之,大腦變遲鈍了,學習跟不上了,成績也就越來越差。
※第一種是行為上的懶惰。
學習不願動筆;作業拖到最後一刻;不求上進每天渾渾噩噩;沉迷手機電腦遊戲,不願在學習上花功夫。
※另外一種是思維上的懶惰。
上課拼命記筆記,但基本沒動腦;寫作業隻做簡單題,不願思考難題;遇到枯燥的内容就逃避,停留在學習舒适區;經常學習到深夜,但并沒有吸收多少。這兩種“懶惰”,才是孩子學不好的根源。
懶得動筆,孩子總是不認真學習,根本談不上會有好成績。
懶得動腦,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等上了高年級就會越學越吃力。
哲學家富蘭克林曾說:
“懶惰行動得如此緩慢,貧窮很快就能超過它。”
因為懶惰,孩子在學習上的“欠債”越來越多,最後真成了一無所有的“笨蛋”。
2
沒有天生的懶孩子
懶是“慣”出來的
我們不得不追問一個問題:孩子的懶惰究竟從何而來?
是天生的嗎?可“别人家的孩子”都很勤奮啊!
是後天養成的嗎?可“自家的孩子”怎麼教怎麼懶!
或許,家長是時候反思了。
有一些家長,對孩子采取放養式教育,能不管就不管。
“我那麼忙,哪有時間管孩子?”
“教育孩子,不都是老師的事兒嗎?”
“不想管孩子太多,隻要孩子開心就好。”
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采取包辦式教育,恨不得什麼都替孩子做好。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就在旁邊輔導,教一道就讓孩子寫一道,寫錯了馬上火冒三丈。
被父母監控的孩子,腦子僵住了,手也停住了,指望父母直接告知答案。
在這樣的“輔導”下,孩子如何學會獨立思考?如何學會自覺學習?如何養成學習習慣?
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言:
“家長直接輔導孩子寫作業,會讓孩子失去思考的過程,每做一步都等着家長提示。在這種壓迫與恐懼中,孩子更難集中注意力,更不用說專心寫好作業了。”
是的,父母不管,會讓懶散吞噬孩子的自律。
父母管得太多,也會讓孩子養成依賴,離開父母什麼都辦不好。
作家路遙曾說:
“人是有惰性屬性的動物,一旦過多地沉溺于溫柔之鄉,就更削弱了重新投入風暴和挑戰的勇氣。”
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偷懶,孩子就在要求自己上偷懶,最後就成了一無所長的“笨蛋”。
3
多少孩子的天賦
毀于父母的懶惰與放棄
《傷仲永》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
5歲神童方仲永,随便指一物就能作詩,文采斐然,令人驚歎。
如此有天賦的孩子,隻要堅持學習,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可他父親卻不讓兒子學習,反而帶着他到處訪客,從中獲利。
結果,方仲永終于積懶成笨,泯然衆人。
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
但父母不好好教育他,任由他荒廢天賦,隻能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這就說明了:
父母的認知和教育方式裡,藏着孩子的未來。
網上有一個讀二年級的女孩,她的自律程度連成年人都自歎不如。
每天六點半起床後,她就開始晨讀、背書;
放學回家後,不用爸媽監督,第一時間就寫作業;
即使在周末,她都堅持每天練字、閱讀、做運動等。
孩子的優秀,離不開父母對她從不間斷的管教與督導。
她媽媽給她制定了一系列家規,要求孩子嚴格遵守;
還給她制定了學習計劃,每天陪孩子一起完成。
慢慢地,女孩就變得越來越自律了。
教育,從來不隻是考驗孩子,更考驗着孩子背後的父母。
家長态度溫和而要求嚴格,給了孩子尊重與必須遵守的底線;
家長态度強硬而要求嚴厲,給了孩子底線,也施加了很大壓力;
家長态度模棱兩可,給了孩子讨價還價的餘地;
家長完全不管,給了孩子不努力、不學習的理由。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父母給予孩子什麼教育方式,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4
小學成績不是重點
培養習慣才是關鍵
一位教學20多年的班主任曾這麼說:
“在小學的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擺脫“積懶成笨”的陷阱,關鍵在于良好習慣的培養,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1.今日事,今日畢。
制定學習計劃,根據計劃開展學習,有條理地規劃時間。
學會珍惜時間,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改掉拖拉懶散的壞習慣。
2.自己事,自己做。
自己完成作業,自己檢查、訂正,自己整理課本、書包。
學會獨立學習 ,真正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不依賴老師或父母。
3.專心學,用心想。
課前做好預習,上課時開動腦筋,踴躍發言,不懂的及時提問。
課後做好複習,确保掌握當天的知識,然後再做作業來鞏固。
4.多質疑,多提問。
凡事多想為什麼,為什麼題目要這麼解,為什麼老師要這麼教。
主動消化所學的知識,積極解決學習的問題,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
5.勤反思,勤總結。
利用周末反思,學習上存在什麼問題,學習方法要如何改善。
每次考試後整理錯題,發現沒學好的地方,及時做好查漏補缺。
以上種種習慣,才是“盯”孩子學習的關鍵。
教育孩子,就是幫助孩子和惰性作鬥争,希望所有父母都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