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名
人們為啥說男人五大三粗?是有哪三粗?背後的含義少有人知
中華文化的博大且精深,成語是最能體現的了。中國的成語很多,每一個成語的内涵也很豐富。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再加上人們口口相傳的誤差,有很多成語到現在已經不是它本來的意思了,有的甚至變成了它相反的意思。褒義變貶義,貶義變褒義是常有的事。今天在這裡就有一個成語,它原本是個褒義詞,但是後來卻演變成了貶義詞。這個成語就是"五大三粗"。
"五大三粗"這個成語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一般是用來形容男人的。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播火記》裡,用來形容人高大雄壯。五大一般指頭大,手大和腳大。三粗是指脖子粗,腰粗,和腿粗。在古代,男子以身材魁梧為美,古人認為五大三粗之人,是有福氣的人,并且是長壽的長相。
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收入以農耕為主,能幹活的人就是有能力的人,而五大三粗的人是最能提供勞動力的人,古代人也因此為自己的五大三粗而感到自豪。
但是到了現代,科技發展迅速,有很多産業事實上已不需要人工操作,甚至在農業方面,也很少需要一個人去親力親為了。當腦力代替體力成為生産發展的主要條件,五大三粗也慢慢的演變成了一個貶義詞,這種演變在七十年代它還是比較偏中性的,它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情方面。表示一個人腦袋粗,對社會的貢獻大,但是同時脾氣和牢騷也大,他雖然在感情方面比較粗糙,但是卻很老實,值得依靠。
這時,五大三粗還是一個中性詞。而到了九十年代,五大三粗就徹底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了。
九十年代,五大三粗主要是說那些财大氣粗,粗俗的人。這些人普遍排場大,又過場多,好面子,且素質低。他們思想粗俗,追求物質,看不起追求精神滿足的人。同時言語也低俗難聽,說話不分場合,情商低。做什麼事都要擺架子,故作姿态,充滿着金錢利益的臭氣。他們喜歡顯擺,但又沒有品味。而這些人在外貌上也從魁梧變成了大腹便便,秃頭臃腫。
一個人要是用五大三粗去形容一個男人,基本可以确定他對這個男人的嫌棄了。但是即使在現在那些被别人形容成五大三粗的人依然不在乎這種說法,但是他們的不在乎也已經從以此自豪變成了聽不懂這個詞的内在意思。
總之,五大三粗現在已徹底從一個褒義詞變成了貶義詞,所以,當我們以後要用這個詞的時候一定要思考一下,确定了它的意思再說出來,不然可能就真的從誇人變成罵人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