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0 06:10:01

蘆筍學名石刁柏,别名龍須菜。以嫩莖供食,是一種質地優良、營養豐富的保健型蔬菜,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礦物質和其他多種營養元素,還含有皂角苷化合物及黃酮類等多種活性成分, 具有抗腫瘤、抗氧化等功效,早期是一種藥用植物,由于其質嫩味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已成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蔬菜,享有蔬菜之王、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等美譽。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想要得到高産量)1

(1)品種選擇

栽培時應選擇具有不散頭,高抗莖枯病、褐斑病、根腐病且高産、優質、無空心筍、畸形筍少、生長速度快的優良品種,如改良帝王、阿特拉斯、瑪莉·華盛頓、加州800、加州 309、格蘭德 F1、早生帝王 F1等。

(2)栽培季節

白蘆筍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下旬設施内育苗,5~6月份定植;或4月上旬露地育苗,立秋後定植;或秋播9月份育苗,翌年立春後定植;苗齡約為6個月,一般均在播種後第二三年始收,5~6年盛收,栽培10年左右。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想要得到高産量)2

(3)栽培方式

主要栽培方式有: ① 普通露地栽培 與白蘆筍相似。 ② 小棚早熟栽培 在早春2月份開始扣小棚,可使綠蘆筍比露地栽培提早20~40天上市,至6月下旬結束。 ③ 大棚栽培 在1月份扣上大棚,再行多重覆蓋,使綠蘆筍采收期提早到2月份就可以采收,至6月份後結束。 ④ 日光溫室或大棚溫床栽培 将2月生根株于11月上旬掘起,排在溫室或大棚溫床中,可使嫩莖從12月份開始供應至翌年3月份結束。 ⑤ 兩作栽培 除春季露地采收綠蘆筍外,在秋季根株養成階段的8~9月份,繼續采收。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想要得到高産量)3

(4)播種育苗

可在春季3~4月份采用陽畦育苗,6~7月份麥收後移栽;也可于8~9月份育苗,秋季或翌年春季移栽。每畝 白筍用重量為50克,綠筍用種量為75~100克。① 配土制缽 用7份園土加3份腐熟有機肥制成育苗營養土, 每畝制土缽3000~3500個,或直接把營養土裝入高10厘米、直徑 8~10厘米的營養缽内。 ② 合理播種 早春育苗時,先用45℃熱水浸種30分鐘,然後漂洗,并在清水中浸種3~5天,每天用溫水換水1~2次,待種子充分吸水後将水濾去,最後用濕紗布包好放在25~30℃條件下催芽,注意每天用溫水沖洗2次,當1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每缽1粒,播後用過篩土蓋在畦面上,厚1~2厘米。夏秋育苗時, 種子先用井水浸泡30分鐘,然後漂洗幹淨,在清水中浸3~4天, 每天換2次水,然後撈出播種,每缽1粒,蓋土1厘米,以防雨、 防蟲害。 ③ 苗床管理 早春育苗的可采用小拱棚,扣棚覆膜後保持棚内溫度25~28℃,出苗後及時通風、降溫、降濕,白天溫度21~ 24℃,夜間16~17℃。随着氣溫上升,逐漸加大通風量,防止幼苗徒長。至苗高15厘米時全天通風,氣溫穩定在17℃以上後全天撤膜煉苗。夏秋育苗的,要注意覆蓋草苫或遮陽網,以遮陰、降溫、保墒、防闆結。苗期用 50% 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液或 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立枯病;用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莖枯病;用毒餌拌細土或麥麸撒在畦面上防治地下害蟲。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想要得到高産量)4

(5)定植移栽

① 整地施肥 蘆筍栽植時宜選擇灌排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沙土地。每畝施優質雜肥5~6米3、蘆筍專用肥 (N、P、 K 比為25∶10∶10)60~80千克,然後翻耕30厘米,細耙整平後,按白筍1.8米、綠筍1.4~1.5米的行距打直線,沿直線挖寬 30~40厘米、深30厘米的移栽溝,每畝再将腐熟餅肥100千克、 蘆筍專用肥20~25千克混合均勻後施入溝内,與土混勻,然後溝内加層熟土,使溝面略低于原地平面,并将壟面整成中間高、兩面低的小拱面,整細、整平。蘆筍采收前培成一個土壟,讓蘆筍在土中生長,嫩芽不見光,采收的筍為白色,即為白蘆筍;采收時不培土,嫩芽見光變綠,即為綠蘆筍。② 起苗定植 待蘆筍幼苗地上莖長出3根以上時即可進行移栽定植。起苗時先沿筍苗株行中間用鐵鏟割成方塊,然後帶土塊将苗起出,按株距25~30厘米栽到定植溝内,筍苗鱗莖盤應低于定植溝表面12~15厘米,然後澆水自然塌實,等水滲下後适時松土保墒。 ③ 定植後管理 定植後要視墒情适時澆水。為加速筍苗生長, 在7月中旬及8月中旬每畝追施複合肥30~40千克,兩次追肥後及時澆水。 “立冬”前後普澆1次大水,然後适當培土,一般高 10~15厘米,以保墒保溫,使幼筍安全越冬。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想要得到高産量)5

(6)科學采收

一般情況,春天定植的蘆筍第2年可采收40~ 50天春筍,然後每株筍留3支母莖生長,再生的筍芽能繼續采收30~40天夏筍;6~7月份定植的蘆筍,在第2年春天每株留足3~ 4個根莖後開始采筍50~60天。成齡筍田一般春天先采收60天春 筍,6月中旬每株筍留2~3支母莖進行生長,其餘的筍芽繼續采收,直到8月下旬停止采收,讓其進行地上部營養生長。無論白筍、綠筍,在采筍結束後均進入營養生長期,應加強肥水管理,每畝可追施蘆筍專用肥50~70千克,以确保制造充足養分,供第2 年采筍。 商品綠蘆筍要求色澤深綠、鮮嫩、整齊,筍尖鱗片抱合緊密不散頭,筍條直不彎曲,無畸形,無蟲蝕。為延長嫩莖的光照時間, 增加其綠色度,采收不宜過早,宜在上午9時後進行,但不要延遲到中午采收。要根據當地收購标準确定嫩莖的長度,采收嫩莖的長度還必須比收購嫩莖的标準再多出2~3厘米。一般情況下嫩莖細弱的應采收短一些;嫩莖粗壯的應采收得長一些。 當嫩莖發育到采收标準時,左手握住嫩莖的中間部位,右手拿采筍刀将嫩莖割掉随手放入容器内。根據蘆筍移栽的深度,一般以從地下莖盤之上3~5厘米處割除比較适宜,在采收嫩莖的過程中 一定要注意不要損傷了其他的嫩莖、鱗芽、地下莖盤,由于嫩莖比較脆弱,要輕拿輕放,防止折斷。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想要得到高産量)6

(7)病蟲害防治

蘆筍無公害生産中病蟲害防治應以防為主、 以治為輔,在采取選擇良種、清潔田園等措施的基礎上,宜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 ① 病害 選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7%春雷·氧氯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等綜合防治莖枯病、立枯病、 葉枯病;用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 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莖腐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鏽病,用50%多菌靈或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防治褐斑病。 ② 蟲害 害蟲主要是十四點負泥蟲、尺蠖和甜菜夜蛾等。可選擊倒速度快、低毒、無殘留的 Bt、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等噴施防治。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想要得到高産量)7

(8)蘆筍保鮮貯藏技術

① 保鮮特性 蘆筍在貯藏期間具有幼莖伸長現象,一般溫度越高,伸長速度越快,纖維素含量增加越快,從而促進蘆筍的老化,影響了食用價值。在低溫條件下,如果相對濕度過低很容易失水萎蔫。因此,蘆筍貯藏的相對濕度為90%~95%。 ② 預處理 預冷目的是去除田間餘熱、降低呼吸作用以及其他代謝活動。适宜的預冷溫度是1~2℃,當蘆筍溫度降至1~2℃ 時就可貯藏了。收獲後的蘆筍幼莖,首先剔除有病蟲害的、彎曲的、頭部開放的、機械損傷的幼莖。然後将分級整理好後的蘆筍, 預浸在水中進行初步降溫,同時洗去附着在筍稈上的泥沙和雜質, 但頭部不可浸入水中,否則易發生腐爛。再将預冷清洗後的鮮綠蘆筍,浸入冰水中繼續進行降溫預冷,浸水溫度保持 2~3℃ 為宜, 如溫度下降到0℃,就會開始結冰,上升到3℃以上,保鮮效果下降,品質變劣,同樣要注意的是頭部不可浸入冰水中,以免造成腐爛,失去商品價值。浸水時間需根據氣溫高低,一般為半小時,瀝幹時間約為半小時左右,将預冷并瀝幹水分的蘆筍捆成束,每束頭部用卷膠條卷好,尾部1.5~2厘米處用橡膠圈套上,捆好後裝箱。

蘆筍種植高産技術(想要得到高産量)8

貯運方法 a. 常溫貯運 将蘆筍暫時存放于冷涼潮濕的地方,或将蘆筍存放于冷涼的常流水的水池中,水質要清潔,使用深井水較好,但不能在木桶之類的非常流水的容器中貯放,運輸中用濕布覆蓋,降低溫度。 b. 低溫貯運 将蘆筍的頭部加以包裝,可減少感染軟腐病。 冷藏的标準條件是:溫度為0℃,相對濕度為90%~95%,保持直立狀态放置,但考慮到蘆筍的冰點在-0.9~-0.6℃,為了防止凍傷,冷藏及庫房溫度不能低于0℃,一般以0~2℃為宜,為防止冷藏中蘆筍蒸發水分而失去新鮮風味,冷庫内應保持90%~95%的相對濕度,也可以用苔藓或其他含水性的材料墊于容器的底部,蘆筍豎立其上。蘆筍在冷藏中,應該用玻璃紙或适當開孔的塑料袋進行包裝,一袋450克裝有17.8厘米長的蘆筍包裝袋上,應開有6 個直徑為6.35毫米的小孔。 c. 氣調貯藏 利用人工調節貯藏環境内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延緩貯藏保鮮物的衰老,提高貯藏效果。一般來說,冷藏溫度穩定在0~3℃時,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為7%、氧3%~5%的條件為宜。二氧化碳濃度太高會引起蘆筍表面出現微凹、起皺的圓形或長圓形斑點。蘆筍貯藏環境中氧氣濃度高于10%時,表皮會形成低凹的綠色或白色斑點,且産品轉入正常大氣中時發生褐變,蘆筍氣調貯運貨架期為20天左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