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留意過與你日夜相伴的手機嗎?
每天,你在門把手、公交車、打卡機、鍵盤鼠标上沾染的細菌和污垢大多都轉移到你的手機上,更别說還有口袋裡的細微纖維以及桌面上的顆粒塵埃,這些構成手機顯著的「使用痕迹」——油膩且布滿指紋的屏幕、積灰的聽筒/揚聲器孔/數據接口……
那麼如何清理你的手機呢?我們制作這一份手機科學清潔指南,希望利用這些清潔的小貼士和注意事項,幫助你更正确地、更高效的清潔手機。
手機「髒」是一個既定的事實,除了你肉眼看到的灰塵、紡織物的纖維,看不見的細菌和病菌也藏匿在你手機表面上的各個角落。
圖片來自:PhoneSoap
據 TheHealthSite報道,智能手機每平方英寸大約含有 25000 個細菌和病菌,其中約有 16% 的手機含有大腸杆菌。微生物學教授Charles Gerba表示,手機上這些細菌會影響人體健康。
比如像大腸杆菌,會引起人腹瀉,腹部痙攣,甚至嘔吐;流感病毒可引起流感并攻擊人體的呼吸系統;一部分會灰塵和顆粒會導緻皮膚毛孔堵塞,導緻痤瘡和黑頭等問題。
因此,養成定期清理手機,可以盡可能地減少因細菌滋生而對你健康産生的影響。除此之外,定期清理手機還可以更好地「保養」你的手機,使手機大部分外露的元器件處于較佳的狀态。
各種不同來源的灰塵顆粒、油污以及汗漬不僅會讓手機的外觀大打折扣,還會「侵蝕」着像指紋傳感器、前置攝像頭、充電接口、聽筒、揚聲器孔以及耳機孔等這些手機外露的元器件,導緻金屬接口腐蝕因異物阻隔導緻無法正常使用。
一個大家普遍經曆過的情況就是,當你的手機使用了較長一段時間後,聽筒、揚聲器的音量變小、充電接口有時候充不上電、面部解鎖或指紋解鎖不靈敏……
很多時候,這都是各式各樣的「污垢」長久積澱下來,所導緻的問題。
清潔前的準備
在明白了這些好處之後,我們可以開始進行清潔手機前的準備工作。首先我們準備一些清潔手機的工具,你可以手機的情況,對清單裡的工具進行相應的取舍。
- 濕紙巾
- 手機清潔劑
- 細小的清潔毛刷
- 清潔布(或像眼鏡布這類超細纖維材質的布)
- 吸塵貼紙
其中濕紙巾用于簡單清潔手機表面的污垢和灰塵;手機清潔劑用于對手機外殼一些頑固的污垢進行清理;毛刷可以用于對耳機孔、充電口或者機身一些縫隙進行灰塵清理;清潔布可以擦拭機身;吸塵貼紙可用在屏幕重新貼膜或用在聽筒這類比較難清理的地方吸附灰塵。
然後,你需要把手機完全關機,對于那些可拆卸電池的手機,你需要将電池拆卸出來,并且利用洗手液或洗潔精清洗自己的雙手,以便去除手上的灰塵和油污。
當然,清理前貼膜也要拆卸出來。
在完成了這些步驟之後,你要需要知道這些注意事項,才可以開始動手操作。
提前須知的注意事項
實際上,清潔手機的注意事項是這篇手機清潔指南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一旦你沒有注意到這些細微的問題,可能會失去官方保修服務或導緻手機受損。
比如說,手機的屏幕最好不要用酒精或含有酒精的清潔劑擦拭。我們都知道現在大部分手機上都「塗」上了一層疏油層,而酒精有一定幾率會損傷到這層材質,導緻手機的疏油層脫落,當然,為了保護這一層塗層,平時擦拭屏幕的時候,最好也要輕柔一些。
最好使用超細纖維材質的布擦拭
除此之前,即便像是一些帶有防水功能的手機,最好也不要用水沖,以避免高速的水流沖擊到機身的縫隙中,導緻意外進水,這不僅有可能損壞手機,還可能導緻手機失去保修服務。
手機的各個部分如何清潔?
我們根據不同手機的部分,梳理出一條較為合理的清潔順序,從而避免「擦了屏幕,再清理聽筒,灰塵又落在屏幕」這樣類似的窘境。
揚聲器、聽筒、接口以及機身的縫隙
在你清理揚聲器、聽筒、接口以及機身的縫隙等這些手機部位的時候,往往需要一些工具來輔助,比如說在這些縫隙比較多的部位,最好使用稍幹的濕紙巾進行輕柔地擦拭,從而去除一部分表面的污垢;假如你的手機并不防水,那麼你可以嘗試利用毛刷在這些地方進行清潔。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掃這些由縫隙的部分時,開孔最好朝下,以便讓灰塵和污垢掉落出來,而不是「越陷越深」。
清潔之後
最後,再使用吸塵貼紙輔助清理一些塵埃,即可完成這些部分的清理。
手機屏幕和攝像頭
屏幕是最容易清理的地方,但也最需要留神的地方。
手機從口袋裡沾染的塵埃沙石也容易刮花你的屏幕,在你使用清潔布(或像眼鏡布這類超細纖維材質的布)擦拭屏幕之前,最好先用稍幹的濕紙巾輕柔地掃除表面的灰塵顆粒,再用吸塵貼紙去除屏幕上吸附的塵埃、纖維。
清潔好屏幕之後,光亮如新
即使清潔幹淨,仍會有一些細微的小灰塵不可避免
攝像頭部分的鏡片清潔也是相同的流程,而在完成這些清理步驟之後,你可以使用清潔布(或像眼鏡布這類超細纖維材質的布)把屏幕或鏡頭玻璃擦拭幹淨,并最好把屏幕的貼膜貼上。
完成了以上兩個部分的清掃,并貼好屏幕貼膜的效果。
機身的清潔
機身部分的清潔相比手機其他部分來說,相對更簡單一些。
你完全可以按照清潔手機屏幕的那套流程來清潔手機的機身,但由于機身會有 SIM 卡槽、3.5mm 音頻接口、充電接口等方面的縫隙,因此,在使用濕紙巾擦拭的時候,要等待濕巾紙變得稍微幹燥的時候,再進行擦拭,以避免多餘的水珠流下來滲進機身内部。
除此之外,如果你平時有為手機配上保護殼的習慣,那麼最好也把保護殼一并進行清潔,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至此,《手機科學清潔指南》的内容到這裡就結束,如果你有清潔上的問題或者疑惑的地方,歡迎留下你的評論與我們一同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