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複讀機上了微博超話,這個長期被蔡徐坤霸占的互聯網風暴地帶,突然開始刮複古風了?
當複讀機三個字映入眼簾,讓筆者想起了逝去的青春,隻要腰間佩戴上複讀機,自己就會是全班級最靓的崽。
流年啊,你奈我何!
即便過去二十多年,複讀機在人們記憶中的色彩都未曾褪色,類似“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這樣的梗仍然層出不窮。
複讀機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複讀機的故事到現在仍然被人津津樂道?
事實上,複讀機并不是外來的和尚,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的鐘道隆老師發明的,完全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甚至我們在百度上都找不到它的英文名字。
更讓人動容的是,複讀機發明的背後,還有一段有關專利的傳奇故事。
1
三十年前,鐘道隆老師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将,以通信專家的身份出訪德國和法國學習,但是他那會對英語一竅不通。
這讓鐘道隆老師感覺很丢臉,畢竟代表中國訪問...
45歲的鐘道隆老師,開始下定決心學習英語,并根據早年學習京劇的方法,一句一句地反複聽,直到聽懂為止。
每天5小時重複朗讀,一年3000 小時的練習,鐘道隆老師的英文水平從青銅直線飙升到王者。
最可怕的是,一年的時間他聽壞了17部收錄機。
1992年,國家委派鐘道隆老師到南京某院校擔任副院長主抓教學,推廣他的英語學習法,希望中國大學生都能流利地進行英文交流。
執教第二年該校學生的英語四級通過率就達到了100%,創造了當時的教學神話。
可當時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負擔起收錄機的費用,鐘道隆老師的學習方法好是好,但是太廢收錄機了,經濟條件一般的同學根本負擔不起。
那時候一個收錄機=200斤大米,在物質匮乏的年代,根本就是天文數字。
如果能一鍵倒帶的話,是不是學生都能像他一樣學英語?
2
鐘道隆老師從此之後沉迷複讀機的研制中,茶飯不思、閉門不出,在沒有電路闆和微芯片的當年,隻能寄希望于複雜的機械結構。
最終花了三個月時間,終于搞定了一鍵式複讀機,我們80、90的童年噩夢也就此誕生。
△摘要附圖
但是申請專利沒過多久,鐘道隆老師就選擇放棄了專利所有權。還将這一技術在大學刊物上直接公開,市場上各大品牌早已看準了商機,直接果斷出擊開始仿制。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步步高複讀機和小霸王複讀機,迅速占領了國内的複讀機市場。
3
在當年,整個複讀機市場就達到了30億産值,筆者依稀記得那會我的複讀機才50塊錢,可想而知當年複讀機的市場覆蓋率有多高。
但是鐘道隆老師從未後悔過自己的決定,他在CCTV《實話實說》節目中對崔永元說:“如果不放棄,就不能盡快轉化為生産力。”
後來MP3時代,日本、韓國也都用上了這一專利技術,來實現a-b複讀功能。
可鐘道隆老師沒想到,他這樣的做法也為複讀機行業埋下了一個禍根。
複讀機的消失,我們能找到一萬個理由,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等等,但是專利概念的備受冷落是其中不容易被忽視的一環。
之前在某公衆号平台上,看到有人大放厥詞,說知識産權終将會被時代所抛棄,其實複讀機的故事早就狠狠地打臉了這種理論。
當年雖然全民刮起了英語旋風,複讀機也非常的熱賣,但其實整個行業已經走到了懸崖的邊緣。
智能達、步步高、小霸王等行業牽頭企業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投入資金搞研發,雖然口碑和質量都不錯,但是産品上市沒幾天就會發現相同的産品出現。
這些企業根本就不管行業的未來,隻想來淘金,利用低廉的價格迅速占領了市場,沒有任何研發成本的他們,每天都打破底價,這些行業的牽頭企業除了無奈也沒有别的辦法,研發和優秀的産品質量也隻能吞下虧錢的苦果。
據統計,那段時間全中國生産複讀機品牌就有100多個,而且質量上也參次不齊,直接導緻消費者信任危機,甚至拖垮了很多專心研發的複讀機企業,使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停滞不前。
當年壯志淩雲,想要通過專利重新整合市場的智能達,最終也隻申請1件外觀專利草草收場,從此與專利江湖再見。
複讀機行業的興衰史,讓筆者不禁想到了去年薛兆豐教授在《奇葩說》辯論中的觀點,如果他當時能配合上這個案例的話,應該會更加分。
4
不過複讀機也并沒有直接從市場消失,但是很長時間内複讀機的專利申請略有跑偏。
比如帶台燈的複讀機:
△摘要附圖
再比如帶鏡子的多功能複讀機:
△摘要附圖
還有帶吸盤的複讀機:
△摘要附圖
雖然複讀機變了模樣,也沒人會去費盡心思的研究如何挑選複讀機了,因為我們已經有了更多選擇,複讀機确實老了。
好在複讀機的相關功能還在,以新的形式還繼續存在着。
比如被應用到了雲服務中:
複讀機也滿足了産品的數字化、網絡化、雲同步的時代需求。
再比如被搭載到接收LED燈光數字信息的複讀眼鏡:
在鏡腿側面安裝了光電信息接收闆,用于接收安裝在教室天花闆上面的照明LED燈光中調制的講課語音數字信号,通過光電轉換解調後錄入鏡腿内安裝的複讀機模塊電路中存儲,課後進行反複的錄取複習,具有錄音信号穩定清晰,不受外界環境幹擾。
依仗着全新的技術,複讀機依然存在着,看來一代人的噩夢還沒有結束。
複讀機被發明28周年,還有人記得這件事,不管出于什麼樣的目的,都讓筆者倍感意外。
希望大家都能倒帶到那個時代,從過去的故事裡,找到屬于自己的回憶。
千禧年過後,李陽瘋狂英語也風頭正盛,筆者當時就被老母親塞了兩盒李陽的磁帶,家裡人仿佛也受到了感染,要求全員英語對話,包括年邁的爺爺在内。
結果當天全家人隻好用手語全程交流...筆者也是第一次覺得漢語是那麼的美好。
關注“北京高沃知識産權”公衆号獲取“知識産權申報幹貨資料和補貼政策”,點擊下方“了解更多”更有免費答疑等您來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