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音樂就像你一樣令人陶醉

音樂就像你一樣令人陶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7:04:46

作者:暝瞑

在坂本龍一的傳記——《音樂即自由》當中,曾提到自己幼兒園時期創作的《小兔之歌》,有一次,幼兒園放暑假,要求學生把幼兒園發的兔子帶回家照料,培養對生命的責任感。新學期伊始,老師對全班同學說,照顧動物好不好玩?請大家把照顧兔子的感受編成一首歌,歌詞、旋律都要自己寫。坂本龍一說他寫的歌詞很普通,類似“兔子有雙紅眼睛”的句子,然後編成曲子唱出來。後來老師幫他們錄成薄膜唱片,每人一份。“小白兔這個物體,與我所做的歌曲原本應該是八竿子打不在一起,但卻相互産生了關聯……那個時候,我當然無法如此客觀地思考,但是确實感受到,這件事情有着矛盾不協調的地方。就算我當時還隻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也能有這樣的感受。我想那正是相當貼近音樂本質的感覺。”

音樂就像你一樣令人陶醉(音樂寬廣像海洋)1

音樂就像你一樣令人陶醉(音樂寬廣像海洋)2

坂本龍一

近年來,我越發感受到,在坂本龍一參與的各類活動和創作中,始終也在找尋着這份感覺。

3月17日晚,坂本龍一特别線上音樂會《Playing The Piano For The Isolated》在國内音樂平台上線,這已不是他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活動,在疫情期間他還參與過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一場名為“良樂”的線上音樂會。《Playing The Piano For The Isolated》這場演出最初發布于2020年全球疫情暴發之初,動機源于“為在新冠疫情之下生活經受着影響、懷揣着巨大的不安和壓力的人們傳達安慰并獻上聲援”的心境而促成。演出時長約為100分鐘,精選15首曲目,其中包括有近年較活躍的日本三味線演奏家本條秀慈郎的三味線獨奏,以及二人的實驗即興音樂表演。在坂本龍一的鋼琴獨奏部分,囊括了他經典的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近年發行的帶有實驗哲學色彩的專輯《異步》中的曲目,以及他多年前熱銷的鋼琴獨奏專輯《BTTB》(back to the basic)中的曲目。

看着這場線上音樂會,不由得也回歸到了疫情暴發之初時的心境之中,除了隔離的無奈與煩躁以外,還有對疫情未知的恐懼。在這種狀态中,平和反而成了最難能可貴的心境。而坂本龍一的這場線上音樂會,無疑是能夠帶給人以撫慰的。在音樂會上,坂本龍一表示:“一直待在家裡可能很艱難。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們這樣做,希望這能給你一點安慰……在大流行病結束後,我希望這種過度全球化和金融資本主義的狀态能夠減緩。我祈禱有一個更慷慨的世界,在那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

一直以來,坂本龍一很關心環保等社會性問題,對生态、自然與氣候的關注一直也是他創作中的重要元素。在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對他訪談時,他曾提到:“我希望人類在未來可以更加謙遜地意識到大自然裡其他物種的存在,我希望下一代可以意識到他們有責任去修複這些問題。”

在關于他的記錄電影《終曲》中,記錄了一架2011年日本大地震海嘯後,被沖上岸邊的鋼琴。面對這架鋼琴的遺骸,坂本覺得那些因琴鍵被自然侵蝕而跑掉的音,正是自然中的物質在為自我修複,做着努力的掙紮。“工業革命開始後,我們創造了鋼琴,把原本自然存在的物質形态,全部按我們的意願扭曲。這些木頭需要多年的機器壓力,嵌在模具裡,才能固定成一架琴的樣子。聲音也如此,每過一段時間我們會說,琴松了、音跑了。可那其實是自然正對抗着人類所謂的自然,回到過去的形态。”

後來這架鋼琴出現在了他的藝術作品中,并于去年在木木藝術社區的“觀音聽時”坂本個展上與中國觀衆見面。這個命名為《你的時間》的藝術作品,對于坂本龍一而言,體現了自然力量的難以掌控以及對周遭環境的塑造作用。海嘯鋼琴自地震發生後便沒有再經過人工的調試,而一直接受着大地與自然最原本的律動與頻率。他相信,在某種程度上這一力量也留存在了這件樂器之中,并因其暴露于自然因素以及全球性災害之下,而展現出新的音色和聲調。這來自自然的聲音,才貼近音樂的本質。

這次線上音樂會,是對疫情中忍受着不安和壓力的人們的撫慰,是試圖使人們回歸平和與正常的背景音樂,也是給積極、熱愛生活的人們行動中的配樂。

說到配樂,這次的選曲中,還包括莫裡康内的《1900》、坂本為電影《通天塔》《水俣病》所做的配樂。衆所周知,他參與的電影配樂多達40餘部,且多為獲獎影片。法國《電影手冊》雜志曾問坂本龍一:“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是什麼?”坂本龍一說,默片時代,給電影配樂的音樂家們手裡都有一本厚厚的樂譜标簽,裡面有“悲傷,爆發,打鬥或者愛情故事”之類的條目,那時的電影配樂就是根據銀幕上的畫面選擇曲子。他很喜歡以前那樣的做法,但現在不能這麼做。對于“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是什麼?”這個問題,坂本龍一援引了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攝影指導厚田雄春的話來回答,厚田雄春在拍《東京物語》時說過:“在電影最悲傷的場景中,就是老爺爺失去了他的妻子時,他身後應該加上藍色的天空。”坂本龍一說,“與加上悲傷的音樂相比,最後他們選擇用一個藍天的鏡頭。沒有聲音的烘托,這仍然是影史上最悲傷的一幕之一。我也喜歡讓我的音樂表達出那樣的東西:悲傷時的藍天。”

在他的書中,他也提到過這樣的觀點,就音樂的表現而言,最終如果不是能讓他人理解的形式、不是能與他人共享的形式,那就是沒有成立的東西。因此,無論如何都必須經曆抽象化或共通化的過程,其間個人體驗、情緒的喜悲難免會遭到拭除。這個過程中,存在着無法逾越的絕對界線以及難以磨滅的缺憾。然而這種絕對界線反而促使了另一條道路的出現,讓完全不同國家、不同世界的人,都能夠産生同樣的理解。

在他的觀點中,音樂有它的作用,但更是抽象的,是置身于音樂世界之中的,是跨越人類族群,更能夠喚起共鳴的。

“我不認為音樂是表達思想的工具,音樂就是音樂,有時會給我帶來歡樂。有時我可以把它當成工具來表達一些政治上的東西,但我不經常這樣做,我很少會把其他的信息、其他的表達放進我的音樂裡。對我來說,音樂比作為傳達我的聲音的工具要廣泛得多。音樂寬廣得像海洋,而我的聲音就像一個小島,甚至還不如一個島。”

讓疫情平息,讓人們的心靈恢複平和,讓自然回到她的和諧狀态,讓音樂貼近本質,也許這就是坂本龍一一直的理想。(暝瞑)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