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佛菩薩送你三個字,這三個字是從佛經中提煉出來的精華,每一個字都價值千金,一定要用心領悟。
第一個字:苦。
《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學佛一定要先了解這個苦字。隻有知道人生的苦,才能遠離人生之苦。
佛陀證悟後,為五比丘初轉四谛輪時,說的就是苦、集、滅、道。佛陀先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後說: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
我們學佛也要從苦當知開始,隻有先了解世間之苦,才能生起離苦之心,生起離苦之心,才會去找到集苦之因,隻有滅掉集苦之因,才能離苦得樂。
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等痛苦,更有愛别離、怨憎會、求不得等等痛苦,這些痛苦都是我們需要遠離的,如何遠離?唯有學佛修道。
第二個字:空。
《心經》中經常提到“空”字,在《心經》中第一句話就在告訴我們,唯有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所以這個“空”字,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空”在佛教當中,并不是代表了沒有,而是一種因緣和合的現象,佛教認為,世間萬事,皆有四大和合而成,這種四大和合的現象,有生有滅,當體即空,并非實相,沒有一個實在的自性,所以佛教把這種成住壞空的變化現象,看成是空的。
我們隻有了解“空”,才能更好的認清這個世界,了解這個宇宙。《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也在告訴我們,若能見到假象背後的真實,便能見到如來。
第三個字:滅。
《心經》上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槃。如果前兩個字,表現的是學佛的過程,這個字表現的就是學佛的結果。
滅,就時寂滅的意思。寂不是死亡,而是不生,滅不是消失,而是不滅,寂滅就是涅槃,讓自己達到不生不滅的狀态。也就是《心經》上這種境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學佛的過程,也是知苦、知空,最終讓自己滅一切苦,入涅槃之樂境,當然,這是小乘佛教的學佛終點。大乘佛教的精神則是在涅槃的基礎上,不去安住涅槃,而去繼續度化一切衆生,以一切衆生皆離苦為己任,這也是整個學佛的大方向。
感恩閱讀與分享。
圖文皆來源于聖度文化,内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