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後,設立了三公九卿制,漢朝沿襲。三公分别就是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丞相
輔助皇帝處理政務,是皇帝的助手,素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稱,可見權立之大。中間也有改過名,比如相國,大司徒,宰相。西漢也設丞相,至哀帝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建安十三年曹操複設丞相,但時間也很短,明朝初年朱元璋廢丞相制。丞相代表人物有秦朝時期的趙高,東漢時期的曹操,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太尉
太尉,最高軍政長官,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秦朝時因太尉權勢過重,若将兵權拱手送于他人之手,秦王政的統治會收到威脅,所以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裡。太尉跟丞相也是有更過名,西漢時期,漢武帝改太尉為大司馬,三國時期的大都督,都是軍事的最高長官,明清之後不設太尉。代表人物有南宋的嶽飛,三國時期曹魏的司馬懿,周瑜等。
禦史大夫
禦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于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禦史大夫下設禦史中丞,駐在皇宮,侍禦史,彈劾中央和皇宮一切事監禦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禦史。漢成帝時更禦史大夫為大司空。那麼你們知道禦史大夫有哪些代表人物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三公是互不管束的,都歸皇帝管理。明清以後三師代替三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