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都有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和這個世界的眼光,這就是常說的“三觀”。三觀作為個人根深蒂固看法,很難改變,對于别人來說有對錯,有合适不合适,但對于自己來說一定是有益的,是好的,證明很簡單,如果不是如此,那就容易改變。
三觀類似我們生活使用的拐杖,有他未必就好,沒有他萬萬不能,無論怎樣都是我們長久生活中形成的,支撐我們活下去的,這就是敝帚自珍。
這裡說的三觀,可以簡化為通常說的想法,欲望,看法,觀點,需要,動機,目的,目标,想象等等。還可以認為是認知模型的自動思維,中間信念,核心信念等各種形式。
三觀人人有,不要試圖變,在沒有更好生活拐杖前,不要自我否定,那會沖突嚴重,心理非常痛苦的。
三觀作為我們核心想法,平時看不見摸不着,不過人際互動中,一定會通過外在形式表達出來。
比如,看不慣的人,平時沒有交集,隐藏不發,一旦交往,就會有意無意表現出來,這就是内在的愛恨情仇,表達為外在的言談舉止,表裡互通。
我們會如何表達三觀?方式有很多,可以認為有五種,但是習慣的表達方式大多都是一種,這就成為了某種表達模式。
這五種表達三觀方式包括:幽默方式表達,言語方式表達,情緒方式表達,行為方式表達,生病方式表達。這些表達方式中,我們最熟悉的最常用的那種就是模式,某種反應模式,行為模式,生活模式,表達模式,心理模式。
我們要做的,是在不尋求改變三觀基礎上,發現自己表達三觀的特有習慣模式,看看這個固定化方式到底屬于哪一種,無論是言語表達,還是情緒表達,或者不當行為表達,先尊重和接受,不要改變,理由也很簡單,這是我們習慣使用的拐杖,丢了就不會走路了。
然後我們要做的就是多使用一種表達三觀方式,堅持既有表達模式前提下,并存并聯上一種新的表達方式,隻要一種就可,适合自己就行,不要貪大求洋。
比如,我們習慣擅長的是情緒化表達想法,那就考慮并存上言語表達方式,你要是說并存不當行為方式呢?也可以,看看效果如何好了,關鍵是并存新方式。
舉個例子。教育孩子總是批評訓斥為主,這就是好心辦壞事,情緒化方式表達愛,試着換個方式,有話直說,說三遍為止,或者嘗試幽默風趣調侃說,再或者直接動手動腳懲罰,留有分寸即可。
總之,我們要清楚自己三觀是什麼,覺察到慣性化的表達模式,然後不去試圖改變他,而是增加上另一種表達方式,加強訓練,看看會發生什麼,目标就是做到表達三觀時候做一種方式,不要一條道走到黑,能夠左右逢源有選擇最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