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好滋味?老北京過年風俗 久居京城的“老北京”都知道這麼一句話:送信兒的臘八粥意思是說,每逢到了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又稱臘八),就要過年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年味好滋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老北京過年風俗
久居京城的“老北京”都知道這麼一句話:送信兒的臘八粥。意思是說,每逢到了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又稱臘八),就要過年了。
“送信兒”的“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熬一大鍋“臘八粥”。除按傳說的紀念意義供奉外,還在親友鄰居之間互相饋贈,然後是自家享用(舉喪人家不熬粥)。粥裡放入雜豆、雜米和多種幹果,意味着一年之中五谷豐登。這天,還要用米醋泡蒜,封入壇子,擱在暖室,為的是大年初一吃餃子用。據說食之可防瘟疫。
“廿三糖瓜兒粘”
“糖瓜兒粘”是過去講二十三那天要祭竈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糖瓜、關東糖供着,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禀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竈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之心。北京有這麼一句歇後語:“竈王爺升
天—多講好話”。
“廿四掃房日”
“掃房日”實際指搞衛生。擦拭家具,掃牆頂灰網,撕掉舊年畫,粉刷裱糊、貼新畫等。
“廿五糊窗戶”
“糊窗戶”是過年時要重新買些高麗紙,把窗戶糊得白白淨淨,再貼上春聯、福字、窗花和刻有吉祥圖案的挂簽兒(剪紙),過年的氣氛就特别濃了。
“卅晚上熬一宿”
到了三十晚上(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飯後,要盡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年初一吃餃子”就開始了。“年初一的餃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點一過就端上桌的。
“大年初一扭一扭”
待到天明,家裡的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則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聚會的日子,或者是出門逛廟會。那時街上随處可見頭插紅花的姑娘、手舉風車的小夥兒,還有身挂大串山裡紅、手裡抖着空竹的孩子,過年那幾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破五的餃子”
正月初五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飯。這一天晚上,回家過年的夥計都回來了,掌櫃的還要跟夥計吃一頓新包的餃子,以示來年團結一心。到了初六的清晨,家家店鋪要開張了。各家在開業前,都要在門口挂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對聯,櫃台裡響起一片清脆的算盤聲,意在來年生意興隆。此時,“年關”已過,一切恢複往常的生活。
娛樂活動
春在衆多去處裡,老北京人逛起來最輕松的要數琉璃廠廠甸。廠甸在和平門外,明代是為皇宮燒制琉璃瓦的地方,所以有了琉璃廠的名字。從正月初一到十五,長長的東西琉璃廠大街、和平門外大街,遊客如雲,各種年貨攤檔鱗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一眼望不到邊。人們愛逛廠甸,是因為正月裡京城大小古玩、字畫、圖書店多在此設攤,字畫、字帖、珠寶、翡翠……琳琅滿目。這些平日裡不多見的古玩珠寶,讓平民百姓眼界大開。廠甸特有的娛樂氣氛也很吸引人,逢春節,高跷、太平鼓、小車會、五虎棍……各種花會競相表演,圍觀者人山人海,笑語歡顔,十分熱鬧。在廠甸能買到可心的年貨,各種小吃更令小孩子們歡呼雀躍。一米長的大糖葫蘆,用精選山楂穿成,外面刷糖稀,頂端還插有花花綠綠的小旗,與大風車和空竹的嗡嗡叫聲一起烘托着節日的氣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