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我們有時候會去外面吃海鮮,但是我們都知道吃海鮮很容易引起疾病,海鮮中含有過量組織胺會造成人身體不适,少數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酶,吃了現撈的新鮮魚或海鮮,就會引起過敏,部分表現為身體某些部位(臉部、腿部、胳膊,甚至全身)起疙瘩并伴有瘙癢症狀。
海鮮過敏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海鮮過敏患者應嚴格注意飲食,忌食辛辣、海鮮等食物;慢性海鮮過敏患者在吃了某些食物後病情會加重。慢性海鮮過敏患者應該及時進行過敏源脫敏治療。此外,患者避免強烈抓搔患部,避免熱水燙洗和外用刺激性藥物,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
食物過敏的症狀通常是慢慢産生的,但有些人在吃過某種食物後會立即産生反應。在大部分的案例中,禁食那些過敏症食物60—90天後,這些食物能再引回飲食中而沒有任何不良反應。
任何海鮮都隻有在高度新鮮的狀态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類的菜肴。所以,吃海鮮一定要新鮮。
另外吃海鮮最好先冷凍、再澆點淡鹽水。吃的時候多醮點醋,細嚼慢咽,使唾液中的酶能減緩過敏源在胃腸道裡的接收。
如果有過海鮮過敏史的建議下次不要再吃海鮮,如果發現過敏,一定第一時間去醫院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