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黨員幹部要增強同群衆一塊過、一塊苦、一塊幹的自覺性。官兵“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訓練、同娛樂”是我軍優良傳統,也是軍官與士兵密切聯系的渠道,是領導機關問計于基層官兵的有效途徑。
“藕發蓮生,必定有根。”軍隊有根,根在基層,根在士兵。令人欣喜的是,從建軍之初實行官兵待遇平等,到上個世紀50年代普遍實行幹部與戰士“五同”,再到如今重新恢複機關幹部下連當兵、蹲連住班制度,我軍官兵關系正不斷譜寫新篇章,邁向新境界。
在戊戌新春即将到來之際,在國防與軍隊改革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方興未艾之刻,本報記者正兵分多路奔赴座座軍營,通過“新春走基層”,傳回一篇篇熱氣騰騰的稿件。與此同時,本版編輯聚焦新時代“五同”這個主題,從即日起推出“做好基層‘家常菜’·關注五同”專欄,用帶兵人和普通一兵的雙重視角,來剖析部隊領導、機關幹部、基層幹部在與戰士一起落實“五同”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新課題,引發大家對新時代如何繼續發揚和保持官兵一緻這一優良傳統的思考。
——編 者
“最近夥食挺好,我沒有意見”“我也沒有意見”……上周,連隊召開軍人大會收集官兵對夥食的意見。令我意外的是,竟然破天荒的一點“雜音”都沒有。
我不由得納悶起來,以往外訓期間,因為條件艱苦,加之保障受限,官兵往往對夥食頗有微詞,有的同志甚至把不滿情緒發洩到炊事班的戰友身上。
“連隊的1号桌撤了,連長和指導員都在班裡吃,有意見當面就提了,還能有啥。”四級軍士長李豪如此解釋。
連隊幹部的餐桌,常常被戰士們稱為“1号桌”。說起這個“1号桌”,雖說吃的是同樣的飯菜,但還是略有不同:下雨天,“1号桌”在車裡;太陽大,“1号桌”在樹蔭下……不管在什麼環境裡,“1号桌”總是放在最好位置。
外訓伊始搭設餐廳帳篷時,看空間比較緊張,我和連長一合計,幹脆把連隊幹部平均分在各班就餐,撤掉了“專桌”,吃起了“轉桌”。
不在一起吃不知道,坐在一塊兒還真發現了不少問題。戰士們吃得飽不飽、好不好,哪個菜受歡迎,哪個菜不受歡迎,看得清清楚楚。和戰士們同桌吃飯,距離拉近了,戰士們以前一些不敢提的意見也敢說了。
細細一想,以前總是根據自己感覺向炊事班長交代夥食調劑注意事項。可怎麼調劑,戰士們還是有意見。沒想到如今撤掉了“專桌”,卻在不經意間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楊 磊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