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多少都會經曆感冒,在感冒時最常聽見的話就是“多喝水”。很多人都認為感冒不需要吃藥,隻要堅持大量喝水就會好了。
我們去看病的時候,醫生也建議多喝水。難道多喝水就真的能治療感冒,甚至都不需要藥物治療了嗎?
多喝水可以治療感冒嗎?
在我們傳統觀念中,為什麼在感冒期間建議多喝水呢?
這是因為在感冒時會出現一些頭疼、咽痛、渾身酸痛等表現。喝水确實能夠緩解一些感冒的症狀,但并不能治療感冒。
普通感冒和流感大有不同,首先你要确認你得的是什麼。
比如像普通感冒,它是一種自限型疾病,流鼻涕、打噴嚏等輕微表現。就是說不管你用不用藥,随着時間的推移,一般5-7天左右,就能夠自然緩解。
但流感就不一樣了。嚴肅的說,流感是可以緻死的疾病。相對于普通感冒,流感患者起病更快,持續的時間甚至更長。
症狀跟感冒差不多,但流感患者以高熱常見,通常伴有畏寒、寒戰,并且全身的症狀比較重,例如乏力、頭痛、腹瀉等,還有可能并發肺炎、心肌炎等症狀。
這時候就不是靠喝水就能緩解并且治愈的了,需要一些針對性藥物才能緩解,甚至還需就醫診治,明确診斷。
感冒期間,多喝水是不能治療感冒的。
近年來還沒有研究發現,有足夠的數據證明多喝水是可以治療感冒的。
相反,卻有不少病例由于飲用大量水分,導緻了體内電解質不平衡,引起低鈉血症,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水中毒表現。
一般正常人的飲水量是1500ml到2000ml,适用于大部分人群。
但在感冒期間,如果一味地大量飲水,可能會造成水中毒。因此不建議大量飲水來對抗感冒。
比如有一些基礎病變的患者就不适宜大量飲水,例如心功能、腎功能受損患者如果多喝水,反而還會加重心髒腎髒的負擔,更加不利于感冒的恢複。
也并不是說感冒就不适宜多喝水,而是要少量的、多次的,甚至可以喝一些電解質的飲料,可能會更适合緩解在感冒初期的一些症狀。當然喝溫水會更好一點,有利于感冒的恢複。
在感冒期間,我們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這是很重要的,可以讓免疫力得到提高。
在飲食上建議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粗纖維的食物,可增加我們身體的抵抗力,利于感冒的恢複。
感冒為什麼要多喝水?
1、增加排尿量,促進毒素盡快排出
感冒期間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排出體内的毒素。減少這些異物對身體組織和細胞刺激産生炎症反應。
2、補充水分
當我們在感冒發熱的時候,人體出于自我保護機能,身體的消耗會比平時大很多。
因此我們飲水量要比平時多,才能補充體内的水分。保證身體的正常代謝,讓免疫系統有足夠的力量跟病原體對抗。
3、促進新陳代謝
水是新陳代謝的原料,體内的水分不斷吐故納新,通過新陳代謝和各個器官的吸收和排除。
感冒時,體内的新陳代謝作用紊亂,産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多喝水,可排除這些物質,讓新陳代謝維持穩定正常。
因此,多喝水是可以緩解感冒的症狀的。但不并能治療感冒,同時也要明确區分自己的感冒病症。
并且不要一次性大量的飲水,要間斷性的飲水,每次最好200毫升左右,既可以維持電解質的平衡,也不會加重腎髒的負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