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我國古代傳統服飾。近幾年随着漢服熱,一些人都有穿着漢服的習慣。但漢服是有規矩的,由于受古裝劇的影響,我們對漢服有很多誤區,特别是一些不懂漢服的人,把古裝劇戲服當成漢服。甚至有些古裝劇中人物,漢服都穿錯了。那麼區分漢服的主要标志是什麼?
現在漢服的重要标志,研究或者推廣漢服的同仁,都把“衣襟向右”,也就是所謂“右衽”作為區别漢服與遊牧族服飾的一重要标志之一。為什麼“右衽”才是漢服呢?
《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這句古文,唐朝孔穎達曾注釋:“‘皆左衽’者,大斂小斂同然,故雲皆也。衽,衣襟也。生鄉右,左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鄉左,示不複解也。‘結絞不紐’者,生時帶并為屈紐,使易抽解。”
可以看出右衽對使用右手便利,而左衽則是死去人的服飾。因此,曆史上一真認為“右衽”代表着先進,而落後的民族使左衽。
曆史上,中原文明一直排斥左衽。雖然清朝出現後,漢服一度中斷,但漢服文明并沒有斷,一直有人試圖複興漢服,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成功。随着漢服熱的興起,有些不懂漢服的人,穿着漢服時不小心“左衽”,有時被人嘲笑。這在古代是大忌。既是一種侮辱,也代表一種大不敬,因為死人才會“左衽”,或者落後的異族才是“左衽”。
曆史上,中原文明一直排斥左衽,關于左衽與右衽,《史記》中記載了孔子的一句話:“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這句話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輔佐齊桓公,并遏制夷族放侵,就要穿異族的左衽,不帶衣冠而披頭散發了。
唐朝顔師古注《漢書》有句記載:“右衽,從中國化也”。明末方以智記載:“戎衣或從邊塞之制,故有曰左衽者”。左右衽的辯論的精神文化因素要大于種族狹隘的之義。
陸遊的《劍南詩稿》中,有6處提到“左衽”,之所以提左衽,表達陸遊對中原故土懷念以及收複失地的意志。從陸遊的詩中,我們也可以感受以“左衽”代表着滅亡,而“右衽”則是一種文化傳統與傳承。
陸遊詩稿中關于“左衽”記載:“爾來十五年,殘虜尚遊魂。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哀哉六十年,左衽淪胡塵,抱負雖奇偉,沒齒不得仲。遺民久憤污左衽,孱虜何足煩長纓。霜岡初高鷹隼擊,天河下洗煙尖清。夷吾非王佐,尚足救左衽。中原消息斷,吾輩何安寝。中原堕胡法,背望但莽莽……羊裘左其衽,甯複記疇曩。河洛可令終左衽,刍荛何自達修門。王師一日臨榆塞,小醜黃頭豈足吞。”
王夫之也在總結漢族曆史教訓時,多次提到了“左衽”,以此表達中原文明淪落。但中原文明并沒有“左衽”面消失。
三、排斥左衽的主要原因曆史上漢族衣領相交是右衽是理所當然,而對于左衽一直排斥。但有考古學者認為,我國曆史考古中和檔案繪畫中,也有“左衽”服飾,有學者認為這是少數的,或者受異族的統治而不得不穿的。這一現象也被引申到“漢服也可以左衽”的學校争論中。但學術與曆史上說法不一樣,從曆史演變來看一直排斥左衽。有何原因呢?
一是落後文化。
之所以排斥左衽,主要因為穿左衽都是北方的落後部族。而中原一直是富有而先進的,他們也一直瞧不起北方那些落後的民族。這種内心的排斥也引申到服飾,也是一種區分。雖然曆史上有“胡服騎射”之說,但更多的還是戰争需要,與學習引進胡服還是不同。“左衽”也可看成是一種落後文化“代名詞”。
二是故土難忘。
曆史上我國内部戰争,大都從北向南,也就是北方遊牧部族與中原政權的對決。而中原政權失敗的居多,特别是宋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北宋被金朝所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也被後人認為“左衽”戰勝了右衽。其實金朝滅北宋後,統治中原,并廷都北京,深入漢化,一切都效仿中原文化。因此,“左任”也是故土被占的一種屈辱。
三是侮辱之義。
之所以曆史上一直排斥左衽,還因在中原地區,隻有人死後穿的衣服才是“左衽”,因此如果左右衽不分,那就意味着,活人被辱為死人,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有些影視劇中,由于不太理解我國古代“右衽”與“左衽”的含義,因此有的古裝穿成了“左衽”被人笑話。這也看出,即使到到漢服興起階段,“左衽”也遭到排斥。
更多漢服知識,請用今日頭條APP搜索“漢服”會找到更多的資料。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參考資料:《漢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