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濟南趵突泉景區,海豹萌态十足,吸引很多遊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有網友反映,在山東濟南趵突泉遊玩時,竟然看到了兩隻海豹,而且其中一隻海豹可能還出現了眼疾。此後,還有網友稱,趵突泉曾經幹涸,園方找大師算了之後,因“豹”與“趵”諧音才引入了海豹。
1月7日,趵突泉辦公室工作人員回複稱,趵突泉飼養海豹已經持續多年,網上關于趵突泉引入海豹的傳言并非官方發布,提醒網友不要輕信。對于海豹是否患有眼疾,工作人員稱會與飼養人員再進行核實。
趵突泉方面回應。 圖片來源:趵突泉景區微博
趵突泉養海豹的傳言和園方的回複,其實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有無風水迷信和心理暗示的成分,二是如何以自然的方式對待人類以外的其他生物,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
既然趵突泉園方已經澄清,他們不是因為“豹”與“趵”諧音才引入了海豹,就應當認同一點:迷信風水無法讓一個機構運作良好,乃至于做強做大,隻有依靠現代科學管理和科學技術進行經營,才會産生重大成果,獲得優良的業績。
趵突泉養海豹的确由來已久,資料顯示,20世紀70-80年代,趵突泉就養過海豹,養殖點就是現在的海豹池。根據媒體報道,由于當時趵突泉無泉可看,養海豹就成為公園吸引遊客的看點和景觀,觀衆看不到泉水奔湧的時候,能吸引遊客圍聚看海豹,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應該是涉事園方養海豹的主要動機。
而即便趵突泉園方養海豹是為了吸引遊客,而非因為“豹”與“趵”的諧音迷信,也需要論證在淡水環境中養海豹的可行性。
海豹是海洋生物,主要分布在寒冷的南極和北極海域及附近,南極海豹生活在南極冰源,但溫帶或熱帶海洋中也有分布。這說明養殖溫帶或熱帶海洋海豹也是可行的。
但是,海豹适應海洋生活還在于,它們主要适應在海水中生活和吃海洋生物,如各種海魚和頭足類,有時也吃甲殼類。另外,除産仔、休息和換毛季節需到冰上、沙灘或岩礁上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海中遊泳、取食或嬉戲,而且喜歡深潛水。
因此,養殖海豹的最大技術問題應當是淡水環境與海水環境,以及淡水和海水食物的不同。此前的情況已經表明,在長時間的養殖海豹中,已經有幾頭死亡,而且遊客也發現有的海豹的眼睛又紅又腫,另一隻眼睛已經潰爛,與此次遊客發現的一隻海豹有眼疾相似。
此前,趵突泉園方也已回應過,過去确實有海豹死亡,其中有2隻是因為吞食遊客投喂的異物,包括瓶蓋、手套等。另外一隻,則是小海豹出生20多天後不幸夭折,還有一隻是“海豹爸爸”,由于身體原因死亡。
園方稱,他們是根據海豹的生活習性來養殖海豹的,主要是通過給海豹投喂的食品中加上鹽等物質以及在水中加海水晶等方式。一般情況下,通過半年到一年的馴化,海豹都能逐漸适應淡水環境。
可海洋方面的專家就指出,海豹短時間内在淡水中生存的問題不大,如果長時間生活在淡水中,其嘴部、眼部可能因不适應而出現病變。同時,海豹習慣于吃新鮮活海魚,長時間隻給它喂養凍鮮死魚,也不利于其生長。
雖然定期換水和加鹽有利于海豹生存,但目前還沒有對海豹在淡水中生活進行大量研究的結果,淡水環境是否适合養海豹并沒有明确結論。因此,對于海豹,最好不要讓其在淡水中長時間生存。
所以說,即便趵突泉景區有養殖資質,養海豹也并非出于“豹”與“趵”的諧音迷信原因,在缺乏科學論證的情況下,也該對于淡水養殖海豹慎之又慎,否則可能造成國家保護動物的病痛和死亡,到頭來事與願違。
□ 張田勘(科普學者)
編輯 陳靜 校對 郭利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