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孔雨童
因為新郎按習俗準備的内衣尺碼過小,新娘家拒絕了迎親,婚禮不得不變成親朋好友的一場新年聯歡——新年伊始,發生在貴州遵義的一場“婚禮”接連幾天登上各大平台網友熱議榜,熱度甚至蓋過一些大事件。
初看,這事确實新鮮,因為衣服尺碼不對竟然婚不結了!于是第一個視頻爆出的時候,網友們批判的點也都慣常而統一:這又是一個落後陋習引發的“慘案”,為了刻闆遵循一些守舊的東西,竟毀了一對人的幸福。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随着其後幾天男女雙方親屬接連登場發聲,不斷有新的信息爆出,網友們也不斷反轉站隊發言,輿論喧嚣好不熱鬧。
——先是男方發視頻抱屈,稱自己準備了八萬八彩禮和兩萬置裝費,和女友已經相識3年,并且已經領證,“我是誠心娶她的”,輿論掉轉原本對着“陋習”的方向,紛紛開始罵女方,揣測其父母“是因為彩禮沒談攏故意刁難”“這就是典型的賣女兒”;這邊女方遭受了網絡暴力忍不住了,女方父親又背靠着一屋子嫁妝和10萬現金眼淚汪汪地錄視頻說:“我們為了女兒的幸福着想,準備了更多嫁妝,絕不是賣女兒”;女方表哥也上網發言:“新郎母親故意買了最小号内衣,就是為了壓制新娘,暗示嫁過去要夾着尾巴做人”。輿論也随之再次反轉,“這就是典型的惡婆婆”“如果是故意的,那還是不嫁的好”“不是内衣不合适,根本是人不合适”,男方一家卷入輿論漩渦。
最終,新娘本人出來發了長文,稱雙方在商量一些婚禮細節上早有分歧,内衣隻是一個導火索,最重要的原因是男方一直強勢,對方處事和說話方式沒有在乎她的感受,“我已經在準備離婚了”。
紛紛擾擾吵了幾天,看客們最終品出一件事:這一罷婚事件的背後,男女雙方其實早有裂痕,對婚禮細節的分歧,對彼此的不信任和不滿,甚至感情基礎不夠牢固……遠不隻一件内衣的事。而這種因為“籌備婚禮談不攏婚不結了”的事,其實生活中非常常見,畢竟老話說得好:“婚姻不隻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庭的事”。
時代不同了,相關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9年,我國離婚率正在不斷升高,在2019年達到了3.4‰。當下早已不是兩個人為了家庭、孩子,哪怕有很深的裂痕也願意忍耐一輩子的年代。某地民政部門曾經做過一個離婚原因的統計,因為養寵物意見不合、飲食口味不同離婚的都比比皆是,甚至有的人會因為擠牙膏方式不同沒法一同生活下去。
所以,歸根到底,“因内衣拒婚”就是挺私人也挺普通的一件事,其背後的原因也很“通俗”。它根本不值得全國網友連續幾天跟風站隊,既浪費了社會資源,也放大了兩個家庭的隐私、矛盾,引發新的痛苦。
其實,我們并不能責怪大衆喜歡看熱鬧、跟風發言。很多時候,更喜歡“放大”的,是一些熱愛流量的平台方罷了。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