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文/晶晶
01
當孩子出生的時候,每一位爸爸、每一位媽媽都特别開心,嘴上說着:“親愛的寶貝,謝謝你成為我的孩子,我會永遠愛你!”當然,内心裡也是這樣想的。
随着孩子慢慢長大,他不再是襁褓裡那個咿呀學語的孩童,而是成為一個愛耍小脾氣、搞破壞的小孩,作為父母的我們,還會繼續愛着他嗎?
今天推薦的繪本《永遠永遠愛你》,發布在我的西瓜視頻号:晶晶親子共讀,講述的就是母子之間的愛和守護。
一場暴風雨過後,心地善良的慈母龍媽媽,在樹林裡發現一個恐龍蛋,好心地把它帶回家。等蛋殼破了,慈母龍媽媽發現這是一隻霸王龍寶寶,就想把它放回樹林裡。
但是,霸王龍寶寶哇哇的哭聲,讓慈母龍媽媽忍不住落淚,就把它抱回家繼續撫養。幾年後,霸王龍寶寶自己去樹林摘紅果子,遇到一隻兇惡的霸王龍。
當它得知自己是一隻霸王龍,而不是慈母龍之後,它流出了眼淚,跟媽媽說自己去摘果子,再也沒有回來。
而慈母龍媽媽一直等着霸王龍寶寶回來,不管它在什麼地方,慈母龍媽媽都會永遠愛着自己的孩子。
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我忍不住跟着慈母龍媽媽一起流淚。因為不管霸王龍寶寶是不是自己親生的,也不管它是霸王龍還是慈母龍,隻要認定這是自己的孩子,慈母龍媽媽就會一輩子愛着它。
而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因為做錯事,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卻會受到媽媽或者爸爸的厲聲責備,導緻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
02
因為最近居家,孩子們都在家裡上網課,也不能出門下樓,每天都在家裡生活和學習,家庭成員之間難免發生一些摩擦。
有時候,就會聽到家長數落孩子,作業為什麼沒有寫,然後就是孩子的哭聲,緊接着就是家長的數落聲:“哭哭哭,除了哭,還會幹嘛!”
每當聽到孩子的哭聲,真的很心碎。但是家長好像越吵越上瘾,用各種言語攻擊孩子,即使孩子哭着求助,家長也熟視無睹,甚至變本加厲。
其實,有時候也能理解家長,畢竟在家不能工作,也就沒有收入,而每天的生活開支卻沒有減少,家長的壓力可想而知。
很可能,家長本身就積攢了很多情緒,而孩子身上的一件小事,就成為引燃家長的一根火柴,接下來的情況就失控了。
某天晚上,對面樓裡11點開始争吵,孩子一會喊爸爸,一會喊媽媽,一會喊奶奶,在家裡充當調解員的角色。
孩子連續喊了20分鐘,後來媽媽出來了,把他吵了一頓,接下來媽媽和奶奶、爸爸發生了激烈争吵,一直到12點才結束。
不知道,這個孩子是怎麼緩解自己的情緒,他原本想要緩和家人的情緒,沒想到卻發生了更激烈的争吵。
03
每個人都有情緒,小孩子也同樣會有情緒,這都很正常。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隻要把内心的情緒講述出來,讓情緒得到排解,就不會生氣了。
比如小孩子做錯事,惹媽媽不開心,媽媽如果厲聲吼他:“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卻不知好歹!”
像這種帶着情緒的吼叫,隻會激怒孩子,并且加劇親子之間的裂痕,不利于親子關系的良好發展。
如果媽媽換一種說法:“寶貝,你剛才的做法,讓媽媽有點生氣,我們一起聊一聊,可以嗎?”
這時候,孩子得到媽媽的正向激勵,也會心平氣和地與媽媽溝通和交流,說不定一會就抱着媽媽了。
當然了,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得很好,隻要多暗示自己,在發脾氣之前深呼吸,想一想發脾氣的後果,慢慢地,就會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究竟怎麼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尊重孩子,讓他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追求自立和獨立,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最後,我想分享一個秘訣,夫妻關系好了,親子關系也會好。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試試看!
因為,小孩子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然後一起愛孩子!
往期文章推薦
孩子總是愛生氣怎麼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的問題為什麼孩子不敢社交?因為父母沒有教孩子,其實孩子很需要朋友
你真的會陪孩子學習嗎?爸爸陪孩子VS媽媽陪孩子,竟然南轅北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